地球有六大板塊。
分別是太平洋板塊,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美洲板塊,非洲板塊,南極洲板塊。
此外還有二十個小版塊,地震海嘯火山爆發就是因為這些板塊的相互運動產生的。
地球上的這些板塊也在無時無刻都在運動著,幾億年前是一個樣子,現在是另一個樣子。
現在整個太平洋板塊正在被林亞梓的質量入侵著,這些延伸體在太平洋板塊裡面蔓延著,逐漸的將這地下的土壤和礦石給蠶食掉。
這些被蠶食掉的地方,便由林亞梓的細胞給填充上。
如果說以前的林亞梓是在替換生命,替換動物替換植物。那麼現在的林亞梓所做的事情,就是在替換整個太平洋板塊。
又有了危機感的林亞梓認為這樣的擴張速度太慢了,他要以更快的方式去將質量給擴張出去。
於是,他在除了太平洋板塊之外的其他四個板塊上面各選取了一個點。
以選取的地方為那塊板塊的發展中心,開始發展自身的質量,建造新的子植株。
太平洋板塊作為林亞梓主體所在的地方,其實太平洋板塊相比於其他五個板塊還是有特殊性的。
其他五個板塊包含了海洋和陸地,而太平洋板塊卻全是海洋,當然一些小島是不包括在內的。
除了南極洲板塊之外,亞歐板塊,非洲板塊,美洲板塊,印度洋板塊都將設立林亞梓的子植株。
他命令選取好的地點,一大群沒有智慧的植物瘋狂的往一個地方聚集著。
林亞梓的子植株也是非常巨大的,要不然無法體現出整個板塊蔓延體的主體作用,也無法承擔這份能力。
這一整片森林,彷彿抹布被擰起來一樣,開始螺旋的向中間扭曲著。
無數的樹木瘋狂的往一起聚集著,相鄰的樹木的枝幹交錯在一起,互相的纏繞在一起。
而遠處的樹木,枝幹與周圍的樹木相互纏繞,根系從大地中拔了起來。
整個森林彷彿發出了怒吼,這些樹木瘋狂的向一起聚合,彼此之間有著無盡的吸引力一樣。
這個森林聚合著,互相纏繞在一起,組建成一個巨大的柱體。
時間流逝著,短短一週時間,整片森林的所有樹木便都迅速的組建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的生物。
這片森林消失了,留在這空地上的只剩下一個高大的,幾百米高的巨型生物。
這只是一個雛形,在這之後陸續的還有大量的質量被輸送到這裡。
這個植物必須要達到幾千米高才可以,只有幾千米乃至上萬米高的巨型生物才能支撐起來整個板塊蔓延體的運動。
四隻子植株雛形在這四個板塊上生長出來,這四隻幾百米高的巨型植物矗立在這大地之上。
一些巨城還保留著衛星技術,那是人類沒有解體的時候的衛星。
異變只發生在地球上,對那些外太空的衛星並沒有什麼嚴重的影響。
這些巨城裡面還控制著巨型來觀測地球上的一舉一動,雖然有的地方已經被植被籠罩看不起具體樣貌。
四柱驚天大小的巨型植物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瞬間引起了那些巨城裡高層人士的注意。
這太顯眼了,這幾柱巨型植物體型比山還要高,比世界上最高的建築還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