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的地下八千米處,黑色的“圓盤”生命正在這裡發育著。
如今已經有一個籃球場般大小,所佔據的空間也是比一個操場要大的多了。
這個地下被開拓出了一個小天地。
與其同時,在這八千米往上五百米的地方,還有一處矽基生命在發展。
這群矽基生命所需要的溫度更低一些,是低於420攝氏度的柱體矽基生命的生存場地。
這是林亞梓在一個月前演化的一群矽基生命,此時也有一間屋子般大小。
其生存的形狀與他五百米下動體生命“圓盤”的形狀差不了多少。
矽基生命的密度比碳基生命高了很多,整體呈現金屬的光澤。
矽基生命的體內也包含了很多金屬,至少含量要比碳基生命的多。
這也是矽基生命的質量密度較大的原因之一。
林亞梓看著這個操場大小的“圓盤”,心裡有了一些其他的想法。
“該怎麼樣把這些矽基生命用上。”
這些矽基生命只能生存在這地下八千米的地方一但離開了這個溫度他們的組織就會變的不穩定起來。
好一點的就地解散,壞一點的可能會直接爆炸,這都是有可能的。
“這些矽基生命當動物的骨骼其實很不錯,密度夠大,足以支撐生物的活動。”
至少安裝在“深淵”身上,能讓“深淵”的體型在提高一個量級,再也不害怕地球引力的影響了。
不過可惜,這些矽基生命需要高溫。
“在深淵體內製造一個高溫的環境還是可以的。”
林亞梓視線放在深淵身上,開始研究起深淵的身體。
把深淵的體內改裝一下,安裝一個發熱的裝置。
林亞梓採用了生物動能的方式,雖然碳基生命不能承受四百多度的高溫,但是可以製造四百多度的高溫。
林亞梓讓深淵的一部分血肉互相摩擦,在那裡製造出一個高溫的環境。
“好多問題需要解決,怎樣隔絕高溫,防止高溫破壞掉碳基生物的組織。”
“怎樣讓溫度儲存在體內,不能讓其流失掉。”
接下來的幾天,林亞梓一直在研究這些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