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公司,研發是第一位的,因為創新不易,倪可覺得銷售也挺不容易的,商場如戰場。
不知道張選怎麼樣了?搜尋他的品牌,依然還在,但銷售業績慘淡,估計是在苦苦支撐。
挺想深入研究一下近期的黑馬們,但礙於彼得的要求,倪可準備先研究一下妄想症。
李玲的女兒叫寧木子,十五歲,看照片是個挺文靜的小姑娘。從記錄看,是在一年前發現她有異常,經常有奇怪的舉動,比如盯著窗外的小鳥,甚至趴在地上做出撲捕姿態,身體捲成一個圈兒睡覺等等,類似貓的習性。心理醫生透過多次檢測,確診其為妄想症,寧木子認為自己是一隻貓。
一般心理疾病都是有心理癥結的,或者說是一個埋在潛意識裡的源頭,寧木子到底經歷了什麼,讓她想成為一隻貓呢?
再看李玲的家庭情況,成功的企業家,又是單親,會不會在對寧木子的撫養上疏忽了什麼?
沒有寧木子的心理醫生提供的專業資訊,可能還不知道李玲目前在自己公司尋求另外的解決辦法。
李玲為什麼不告訴郝群呢?照理說雙方應該有一定信任基礎了,畢竟為寧木子的病合作了一年多,中間也沒有換過心理醫生。
看來許多事情,需要跟李玲、郝群再進一步瞭解。
週末回家吃飯,倪可問倪志英:“爸爸,我小時候是不是見過一位叫郝群的心理學家?”
倪志英想了想:“見過的,如果我沒有記錯,至少見過兩次,那時候我跟他有個專案在合作,他到我的實驗室來過幾次,碰到你站在小板凳上做實驗。”
“哦,我想起來了,他以為我在玩儀器,告訴我小朋友不能亂摸。”
倪志英笑了:“是的,後來還找我,說要注意實驗室裝置管理。”
“原來是那個刻板的伯伯。”倪可的記憶清晰起來。
“怎麼突然問到他了?”倪志英問。
倪可不想跟父親鬧不愉快,簡單解釋:“最近看一些學術資料,碰巧翻到他的名字,覺得熟悉,順便問問。”
“他是有點刻板,不過在心理領域,是個有見地的,你可以跟他學習學習,對你的研究有幫助。”
倪可點頭,父親隨口一說,她也就隨口應一聲。
“回頭我給他去個訊息,你找他也方便些。”
看來父親是認真的,也好,倪可表示感謝。
很快,倪可收到郝群的回覆,同意見面,看來還是父親的面子大。
郝群的工作室在CX大學,倪可提前半小時到了學校,然後步行去他的工作室。在學校走走,散步,也可以平靜心緒,最近實在是有點忙。倪可不怕忙,就怕忙的沒時間思考。
遠遠的看到周主任抱著厚厚幾本書和檔案,低著頭,跨著大步,似乎趕著去哪裡。倪可往旁邊小路拐了一下,避開周主任,免得見面尷尬。
哎,也不知他的隱物質研究怎麼樣了?希望能早點發現問題,然後另闢方向。
倪可正準備拐回去,突然有個女生在她身邊停下:“您好。”
倪可看了她一眼,確定自己不認識:“你好,請問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