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留下的,此話怎講?”眾人好奇。
“簡單說就是,禹皇大人預感到千年之後大夏皇朝會走向衰落。於是就在消滅妖龍之際想出了這個兩全其美的法子。這九大福地均以千年為限,到了時間會依次出現。畢竟當初這九鼎也並非同時煉製,前後的跨度也有將近二十年。
“而埋好這九鼎之後,禹皇大人便將這九鼎的確切方位寫在了一份丹書鐵卷之上,並沉入了皇宮內院的一口井中。這件事,在此之前無人知曉,直到不久前那口御井於夜晚放出了祥瑞之光,這才被人發現並打撈了起來。
“只不過,如今這鐵卷之上只寫明瞭事情的原委,也就是告訴你有這九大福地的存在以及它的大致成因,但具體的方所卻並沒有出現。朝裡的人猜測,極有可能會在某個福地期限將滿之前才會透漏出它的確切資訊。
“當然,我知道你們肯定會問,我是從哪裡知道這些的。別忘了,我申家雖比不得你大師兄的古家和你七師弟的蕭家,但大內可是有不少我家族的人,所以這訊息的可靠程度,你們絕對可以相信!”
“嗯,這倒是!”聽聞此言,古慕和蕭譽點了點頭。
申家論勢力,不如古家和蕭家,主要是因為人家祖上是武將出生,不怎麼會玩弄政治。但人家老祖宗曾是禹皇大人的貼身侍衛,後輩兒孫也基本都承襲了這個職位,用楊真的話來說,堪比大內密探零零發。所以若論皇帝身邊的第一手資料,蕭、古兩家都無法與之比擬。
“不過說起來禹皇大人這遺產也挺冒險的。”楊真感慨道。
“小師叔何出此言?”眾人看了過來,都想聽聽楊真有何高見?
楊真微微一笑,道:“留遺產,固然是為了救急。可不要忘了一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若是皇朝實力強盛也就罷了,可如今皇朝風雨飄搖,你覺得他們真有實力吃下這九筆遺產麼?
“天下人可不是傻子,天下也沒有不透風的牆,只要第一個福地出現,禹皇大人的意圖就很容易被人猜透。福地的確切位置或許吃不準,但大致方位、大致範圍總還是有跡可循的。
“畢竟當年禹皇大人消滅妖龍,各地百姓可是為他立了不少碑文祠堂香火不斷。且福地所在之處,必然是靈力匯聚之所,只要用心查探,總能找到的。興許到最後,天下人會比皇宮裡的人更早確認福地的所在,提前在那裡磨刀霍霍。”
“小師叔的分析完全在理。”申奎嘆了口氣道,“但依我所見,禹皇大人之所以這樣做,也完全是無可奈何之舉。畢竟他再強,也難逆天數。且福地的孕育,本就不是旦夕之功。給早了也根本沒意義。”
“是啊!”蕭譽點點頭,“如果天意真要亡我大夏,禹皇大人也絕難逆天而行。留下遺產,留下丹書鐵卷,也是他能為後輩兒孫所作的一切了!”
“這倒是。”楊真點點頭。
正所謂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做馬牛。且俗話說富不過三代,前世地球的皇朝也幾乎沒有能撐過三百年的。如今大夏皇朝綿延至今已有千年,這已經足見禹皇的偉大了,確實不能多說什麼。
“對了申師侄,”突然,楊真想到一個問題,“你剛才說禹皇被稱作‘聖皇’,並非是因為他德隆望尊,而是他乃是一位聖人巔峰的超級強者?”
“對,正是如此!”申奎點點頭,眼中閃爍著崇敬之情。
“那就奇怪了,”楊真略感不解,“據說下三境的修士,二百歲為壽元極限;中三境的極限是四百歲;至於上三境,我聽說賢者境的極限可達八百歲,聖人境可以破千。但在我記憶裡,禹皇大人似乎很早就隕落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對啊,這件事我也一直很好奇。”秦子衿插話道,其他人也紛紛點頭,似乎對此很是不解。畢竟,禹皇那可是達到了聖人巔峰的超級強者,壽元破千難道不應該是妥妥的嗎?可最終呢?如果沒記錯的話,他在位好像都不足百年!
“這就是大氣運的兩面性了,”申奎品了口茶道,“身為帝皇,得天地大氣運於一身這不假,但實則也是將天下蒼生背在了肩上。簡單說,你得到多少氣運就要揹負多少重量。禹皇大人聚天地大氣運於一身,堪稱前無古人,則他所承受的重量自然是我們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