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後,幾個教授明顯變得更忙了起來。
主要是這是恢復高考的第一屆大規模招生,不像後世那樣新生入學有很多接待流程之類的工作都可以由學生會去安排組織,很多事情都需要他們親力親為。
很快就到了往外發錄取通知書的日子,陳教授那天回來拿回了三封錄取通知書,林蓁他們入學的事算是徹底塵埃落定。
欣賞完自己的通知書,李小弟就給海城打電話了。
雖然何旭光的錄取通知書還沒有到,不過分數早已經出來了,事實證明,李小弟的自信並沒有過分,高考分數他還是比何旭光高出一丟丟的。
當然,他們概念中的一丟跟普通的人不一樣。
實際上李小弟高考那會狀態十分好,超常發揮了,導致分數比何旭光整整多了20多分。只是因為他們的烤鴨之約規定是每超出三十分才會多一隻烤鴨,高出的二十多分都抵不上一隻烤鴨的,份量自然就不重。
這會如果不是為了等通知書何旭光已經啟程來首都了,不過他在電話裡告訴李小弟該收拾的東西已經全部收拾好了,就等通知書一到,到時何廠長一家會陪同他一起過來。
李小弟掛了電話就衝林蓁他們樂了:“姐,最近咱家不要吃鴨子了,再等等,等何旭光過來,我們再去大吃一頓!”
“別啊。”程奶奶表示反對,“鴨子的煮法那麼多種,你們到時只是吃烤鴨而已,怎麼就不吃鴨子了呢?不烤著吃可以煲著吃燜著吃呀!”
李小弟聽得一呆,撓了撓後腦勺:“好像也是哦?”
不過不管鴨子的烹飪方法多不多的,林蓁最近也沒打算特意去弄來鴨子,明天就是元宵節了,她正在準備做湯圓的材料。
糯米粉是有現成的,過年時不是要做籺嗎,當時準備糯米粉的時候,她就已經把做湯圓的份給算上了,現在她還在諮詢和收集每一個人想要吃什麼餡湯圓的意見。
這不是林蓁第一次做湯圓了,跟花生或芝麻湯圓內餡的甜津津相比,秦崝更喜歡鹹甜口的,所以第一個發表意見:“我想要吃流沙湯圓。”
雙胞胎對於食物的知識儲備量沒那麼大,但是十分勇於發表意見,然然緊隨其後舉起小手手:“媽媽,我想吃南瓜湯圓。”
安安不甘示弱,兩隻小手手都舉起了:“媽媽,我想吃菠菜湯圓!”
旁邊的人都聽愣了,南瓜湯圓他們能理解,裡面包南瓜餡嘛。那菠菜湯圓又是怎麼回事?
不過林蓁應付這兩個小崽崽稀奇古怪要求多了,已經很能理解他們的思路——其實然然想吃的就是加了南瓜做成了表皮黃色的湯圓,安安的菠菜湯圓就是粉皮是綠色的湯圓。
她一一答應下來,又看向其他人。
輪到程奶奶:“我想吃紫薯湯圓。”
李小弟:“我想吃菠蘿湯圓!”這完全是在糯米餈上面取得的靈感了。
幾個教授還有董衍彥都是首都人,當地元宵節吃的是“元宵”,做法和口感都跟湯圓不一樣,不過他們去了大坡村多年,口味已經有點被同化了,教授們想吃最經典的花生湯圓和芝麻湯圓。
幾乎是一人一樣,品種太多了,全都由林蓁和程奶奶做的話得花不少時間,最後索性由所有人齊齊動手,每個人都做自己所喜歡的那個口味,不會的就由林蓁或程奶奶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