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蓁將秦崝確定專業的初衷想得十分甜,結果秦崝卻解釋說:“誰知道未來的軌跡能不能改變,反正我們先把航天器準備好,到時候地球要是再被搞得烏煙瘴氣,那我們就自己走好了。”
林蓁衝他一笑:“……那你努力。”
這時候國內的航天大概還處於努力研發人造衛星的階段?秦崝要搞航天,就要從這個基礎做起,可以說是底蘊薄弱。
就算他手裡有更好的技術,那也不能一下子就拿出來,就像要從一樓往更高的樓層攀爬,總要有一個臺階一個臺階地往上走的過程,而不是一步就跨到了高樓上。
當然,她也不能像現在這麼佛繫了,要加把勁賺錢才行,搞科研可燒錢了,搞航天更是其中的燒錢最厲害的專案之一。至少前期投入的錢要多準備一些。
那接下來她除了要溫習高中課本和做題之外,還要構思一下如果自己辦食品廠的話,適合做的產品。
等構思得差不多,陳卓爾可能就差不多是時候來找她了,到時可以給他現成的產品計劃。
至於陳卓爾會不會找她談合作辦廠的事,那幾乎是毋庸置疑的,這傢伙對於賺錢熱衷得很,一定緊跟政策,會在開放個人辦廠的初期就爭取要喝頭啖湯的。
也不知道他或是陶白蓮會不會也有參加高考的打算,算一算,陳卓爾未滿三十,陶白蓮二十四,在年齡方面是符合的,就是不知道他們自己是什麼意願。
轉天,林蓁就給陳卓爾家裡打了電話——這一年多來,為了聯絡方便,陳卓爾給自己家裝上電話後,又攛掇著林蓁。林蓁考慮到有個電話的確是方便許多,再加上每個月她和秦崝都有分紅入賬,這筆支出在他們輕鬆負擔的範圍之內,就裝了。
陳卓爾一聽高考就搖頭:“我最怕上學唸書了!當時如果不是為了找份好工作也不會讀初中,現在賺錢有門路,我就不考了。而且一讀就是四年,得耽誤賺多少錢啊!”
那陶白蓮呢?
陳卓爾:“我也問過她了,孩子還小太粘身了,她沒有辦法集中精神去複習,而且到時考上了之後要到學校上課,孩子怎麼辦?她也不參加高考了,等孩子再大點,到時找機會報夜校也可以拿文憑。”
行吧。
林蓁認識的人裡,跟高考有關係的,除陳卓爾兩口子,還有一個李小弟。
前兩年他剛升高中那會,她曾想讓他一年把高中兩年的課程都學了,以防萬一提前恢復高考。
不過就跟李小弟自己說的一樣,要一年學兩年的課程對他來說還是挺難的,如果真的提前恢復高考,他未必能考到理想的學校。
這種大事的時間軌跡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動也好,他多出一年時間複習鞏固,眼下應該更有把握。不過林蓁想起平時跟李小弟通訊的時候,聽他說過學校裡的情況,大概是因為高中畢業之後也沒法高考的緣故,他們班的學習氛圍並不是很好。
過完年後開學,就是高二下學期,畢業屆裡,不知道高考即將恢復訊息的人自然心思都花費在自己的工作上。
張教授是把林蓁和秦崝當成自己人,才會透露高考即將恢復的訊息的,他們卻不能也大咧咧地說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