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這事還沒完呢。
那兩個探頭探腦小孩沒能從林蓁這裡弄到吃的,但是又確實被饞到了,回家後就找大人要,大人不給,他們就拿雙胞胎和林蓁他們來做例子來哭鬧。
不然怎麼都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呢,那兩個孩子之所以會那樣不是沒有緣由的,從他們家的大人隔日出門逢人就說林蓁他們壞話,說他們家的人太小氣啦在吃東西的時候給孩子見到了都不給分一口就可以看出來了。
誰家的糧食都沒有多的,給你看到了就得分一口,別人就合該餓著?
好在周圍的人在這件事上都是有正常三觀的人,所以只是聽聽就算了,為免多事也沒有反駁她,但到林蓁他們面前時,就會把這些話學給她聽:“……平時跟別家借糧食也是這樣的,借一大碗還一小碗,不問別人就去摘人菜園的菜還理所當然。”
林蓁聽過就算了,沒多理會。在村裡住了這麼些時間,她早就弄明白了,這種人你越是理會她,她就越是能說,最後搞到她還很有立場的樣子。
林蓁不理會,就算有人想搞事,也沒法直接登門撩架吵。先撩者賤,更何況是指責別人不給你吃的,你是誰呀?
平靜安然的日子過得很快,一番惡補之後,李小弟參加了中考考試,並且成功被縣城中學錄取,只待九月份開學就可以到縣城去唸高中了。
張大丫還計劃著擺上一桌,請林蓁和李大姐這兩個出嫁的女兒回孃家吃飯給李小弟慶祝來著,她直接找了上門,想讓林蓁叫秦崝給買兩條當年他們家擺喜宴時的大魚,林蓁一聽就拒絕了:
“哪來的那麼多大魚?人家那是不知道多少年沒清水庫了,才把魚養這麼大的,這才兩年時間,能上兩斤已經算大了。”
張大丫:“那也——”
林蓁打斷她:“大弟和大弟媳不是在公社上班嗎?每天來回,要買什麼讓他們直接買就是了,我們都快兩年沒回這邊了,哪還有什麼門路買魚?”
孩子黏身,他們回來之後都沒上兩趟山,只摘了水果,先前在山裡踅摸到的那些魚的存貨都基本沒有了,別說張大丫應該只是打算讓他們買魚不打算給錢,就算是給錢他們也不會為此就跑一趟山裡啊。
果然,林蓁沒答應幫忙買魚,這慶祝宴也不了了之。
其實那天把張大丫蹶回去之後林蓁就沒在意了。
因為早在半個月之前,機械廠那邊就給秦崝來了電話,通知他所要的材料都找齊了。恰巧之後沒過兩天謝廠長也打了電話過來,說所有的傢俱都已經到位。
考慮到這時候做的傢俱用的都是實木,而且他們託了打傢俱的這個師傅手藝特別傳統,傢俱多是用傳承下來的榫卯結構,極少用到粘合劑,就算用了點粘合劑也是魚瓢膠,沒有甲醇,所以放大半個月搬進去應該完全沒問題。
所以在李小弟考完試得了被錄取通知之後,林蓁這邊已經就忙著開始收拾東西,打算搬到市裡去住一段時間了。
這一次搬家他們不準備像去省城那樣什麼都重新買,除了先前扯了布做的一些窗簾和沙發套之類的需要根據窗戶和沙發的尺寸重新做之外,家裡用開的床褥被套還有一兩個鍋盆之類的都搬過去,不然全部都重新買的話要的工業券可多了。
還有那個風扇,本來林蓁是打算留給陳教授他們用的,但是他們幾個沒肯要,說風扇太費電,他們已經習慣了這裡的天氣了。電器長時間不用容易壞,所以也得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