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崝先前買的母羊,過了泌乳期之後,韓盛泉幫忙送回牲畜場去配了種,又懷孕了,在他們回來之前已經臨近分娩期。如果可以,林蓁是想把羊帶走的,但是路太遠了,坐火車也不能帶,就跟韓家商量要不把母羊寄養在他們家。
韓家負責餵養,母羊產下的奶歸他們,算起來是沒有吃虧的。
不過韓家跟林蓁商量,索性他們原價把母羊買過去,而它肚子裡的小羊羔生出來之後會賣回給牲畜場,到時賣了多少錢再寄給林蓁。
回了海城之後他們暫時也不確定什麼時候會再回省城,萬一過了母羊的產奶期還沒回,到時又得另外想辦法處理可能又要麻煩韓盛泉一次,就同意了把羊轉讓給韓家。
對於小兄妹倆來說,後院的那頭母羊是他們從小看到大的,已經當成家裡的一部分了,回到這個新家裡,沒有看到羊,難免會想。
其實回海城之後,林蓁也有想過再買一頭母羊的,陳卓爾人脈廣,應該能弄到,就是養在村子裡可能不行。村裡連養雞都有限制數量,豬和牛更是隊裡的集體財產,羊應該也歸於豬牛這一大類的。
兄妹倆手牽手來找林蓁:“媽媽,我們想咩咩了。”
林蓁轉移焦點是一把好手:“想喝奶了是嗎?嗯嗯,剛煮好開水了,現在就給你們衝奶粉。明天給你們喝大哞哞的牛奶好不好?到時讓你們爸爸帶你們去看,哞哞可比咩咩大多啦!”
她已經跟李小弟打聽好了,大隊裡的另一頭水牛產崽不久,還可以跟隊裡訂牛奶。
抱著奶瓶的小孩果然馬上被新事物吸引了注意力。
回來的第一頓飯,當然要隆重些豐盛些。
陳教授他們考慮到林蓁幾人剛回來,家裡除了院子裡隨意撒來種給雞吃的那些青菜,別的什麼都沒有,因此他們帶來了大米和番薯,肉菜的話沒有肉票買不到新鮮的豬肉,他們是從家裡帶了林蓁從省城寄給他們的臘雞和臘魚乾。
不過林蓁早有準備啦,在海城時就提前把米麵還有肉什麼的都給準備好了,今天隨車帶了回來的,除了蔬菜外其它的都準備了。
十六歲的李小弟的食量已經堪比成年男子了,八個大人一個小孩兩個奶娃,林蓁準備了不少肉。不過豬肉是沒有的,雞準備了兩隻,分別是海城本地的三黃雞和竹絲雞各一隻,還有一條近兩斤重的海鱸魚,兩斤大明蝦。
菜雖然多,但是做起來一點不折騰,大明蝦白灼,海鱸魚清蒸,竹絲雞煲湯,至於那隻三黃雞……林蓁打算來點重口味的,這次就不白斬了。
雙胞胎上個月斷奶了,哺乳期間飲食方面有講究,林蓁近一年來的飲食都偏清淡,因此一旦解放,就開始有點放飛。
她打算做一菜味道濃郁的咖哩雞,不是簡單地用咖哩去燜雞,而是玩點花樣——做咖哩麵包雞。
雞斬塊,土豆切滾刀狀,另外按烤吐司麵包的配方用麵粉、酵母、雞蛋、牛奶、糖、鹽和黃油揉成麵糰。
備好其它配料後,油下鍋燒熱,下洋蔥爆香,放入雞塊、土豆塊,稍加翻炒。
把在省城時用薑黃粉、芫荽籽、八角、桂皮、香茅等等香料配製出來的咖哩粉用熱水開好,倒進鍋裡翻炒均勻,再加入椰漿。大火燒開,轉小火燜煮片刻。
在大海碗裡先放一層錫紙,再墊一層油紙,把炒好的咖哩雞連汁一起倒進去,先把油紙紮口封好,再包好錫紙,保持開口在上。
錫紙表面刷少許油,把麵糰按壓成片狀覆蓋在錫紙上,自上往下包好,放一邊靜置,等麵糰發酵好後,在表面塗上蛋液,就可以進窯烤了。
180度烤大約半個小時,然後就可以收穫一個胖嘟嘟、表面烤到咖啡色的大面包了。
開吃前用剪刀從麵包的頂上剪開,剪成圍著錫紙的一塊塊蓮瓣狀,再把錫紙和油紙依次開啟。
油紙一開啟,裡面的咖哩雞熱氣騰騰、新鮮熱辣的氣息就衝了出來,讓人食慾大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