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數個小時裡一直到火車在省城到站,女青年一反常態變得沉默,沒有再作妖。
火車一路上都只是正常停靠,沒有怎麼延時,出站時大概六點半,因為火車上沒能好好休息,秦崝也不急著去別的地方,出了車站就找招待所了。
訂了房間也沒進去,先去吃飯。
午飯沒能好好吃,晚飯就點得豐盛些。
因為秦崝覺得林蓁說的豉汁蒸盤龍鱔聽起來更好吃,他就沒有點在火車上他推薦的白鱔煲,而是點了白切雞、蒜香排骨、臘肉炒蒜苗,還有一個鹽水菜心,湯要了無花果瘦肉湯,主食沒要米飯,要了兩個二合面饅頭,外加一碟幹炒牛河。
跟海城那邊配白切雞通常用沙姜蘸料不同,省城這邊用的是薑蓉和蔥白做成的姜蔥蘸料。
上桌後林蓁先試了一塊白切雞,個人感覺到兩種蘸料的不同,大概是沙姜蘸料辣中帶著甜香,而姜蔥蘸料是辣中帶著辛香吧。
這家國營飯店的大師傅手上的功夫非常好,白切雞浸到剛剛熟,骨髓裡還帶著微紅呢,吃起來皮爽肉滑,雞味十足。微微辛辣的姜蔥蘸料正好闢腥增香。
倆人胃口大開,四菜一湯加主食吃得乾乾淨淨。
林蓁吃得太飽了,出了飯店門口秦崝扶著她散步了大半個小時才回了招待所。
第二天吃了早飯先去省無線電廠。
秦崝不放心林蓁在外面等,直接把人帶了進廠。
到了領導辦公室,接手崗位的人也被叫來了。因為秦崝提前打了電話,對方身上是帶著錢來的,辦好手續拿了錢,謝絕了接崗人請吃飯的好意,利索地離開。
出了無線電廠才十點多,遠未到午飯的飯點。
林蓁他們不打算回火車站附近的招待所去住了,來到省城必做的事肯定是去供銷社轉一轉看有沒有海城沒有的食材,於是倆人就去了交通相對最便捷的城區中心,也就是第一供銷社附近的招待所入住。
辦理了入住登記,把揹包放進房裡就去供銷社轉轉。
肉檔就別想了,省城的肉配額肯定會多些,但是工廠裡拿工資有肉票的工人也多,一樣是僧多粥少,況且這會已經快中午了,肉早賣光了。
還是先去菜站。
到供銷社前林蓁剛吃完紙包裡的最後一個糖烤板栗,遠遠看著菜站的門口就憧憬:“不知道還能不能買到板栗?”
板栗也並不是省城的特產,海城供銷社都分到一定的份額,省城肯定只會分到更多,就是不知道這裡的人愛不愛吃。愛吃的話可能早就賣光了。
事實證明,美食是肯定有人懂得欣賞的。
進了菜站,沒找到板栗,但是找到了其它讓林蓁眼睛一亮的東西。
林蓁拿起一個外皮毛糙的果子:“這是人心果呀。”
因為人心果的表皮看起來和獼猴桃挺像,有人容易分不清。但她作為研究植物的,能區分當中的區別,最直觀的就是形狀,獼猴桃橢圓形,兩端偏圓潤,而人心果之所以得這個名,是因為下面是尖的,形狀跟人的心臟相似。
“人心果?”秦崝微微皺眉。
這些起名的也不知道是怎麼想的,要吃進嘴裡的東西起這些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