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林蓁他們解漁網取魚的動作就十分小心,順著魚刺的方向一個一個擼出來。否則要是把漁網弄破了,那還得想辦法補呢,不然不是都知道他們網到了不少魚了嗎?
他們倒不是說只能他們薅大海的羊毛,不許別人這樣做。主要是目前離時間節點不還有三四年時間嗎?
海邊的小村莊雖然地處偏遠受影響沒那麼大,但要是他們租小漁船滿載而歸了,別人有樣學樣卻差不多等於空手而回,你說別人嫉妒不嫉妒?
會不會有見不得別人好的人透露風聲出去?
與其這樣,還不如扮作省城工人秦崝有錢任性,為了討林蓁歡心花錢出海去玩呢!
見到他倆白花錢,說笑兩天就過去了,不會有人繼續盯著。
倆人本來就不是什麼熟手,又要注意別破壞看著就脆弱的漁網,最後花了一個多小時才把所有的魚給解出來,這功夫都差不多比上在礁石周圍敲一圈牡蠣所用的時間了。
不過收穫也是大的,這一網上來,上百斤誇張了點,但兩斤多三斤重的石斑差不多三十條,怎麼也得有六七十斤。
僅僅這一網魚,所收穫的就已經遠超支付的租金啦!
擼完魚,看看天色還有點時間,林蓁又拉秦崝去敲牡蠣,雖然沒有巴掌那麼大的了,但是大半個巴掌大的也不小了!
時間差不多了才開始往回劃,把船劃回大坡村專屬的用木頭做的簡易泊船碼頭鎖好,扛著漁網拎著魚回村裡。
林蓁和秦崝一出海就是差不多一整天,因為他們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無論在村子裡還是地頭上,從早上到黃昏,倆人都是話題的中心。
林蓁二人到達村裡之前,眾人已經翹首以盼了一段時間,紛紛猜測倆人回來能帶回多少收穫。因此倆人一從路口轉入村子大道,馬上就成了全村目光聚焦點。
有那些臉皮比較厚或愛湊熱鬧的,忍不住自來熟地上前,直愣愣地就問林蓁他們:“怎麼樣?撈到了多少魚?”
林蓁大大方方地任由她探頭看自己拎著的木桶,裡面放著兩條石斑。
反正除此之外就只有他們扛著的漁網和釣竿了。
那人看到桶裡的魚,愣神了好一瞬才訕笑:“其實也不錯啦!這魚看起來得有兩斤多吧。平時去趕海可沒有這麼大的石斑。”
林蓁笑了笑,沒說什麼,繼續和秦崝扛著漁網回到大隊部。
眼看著他們的背影消失在大隊部門口,那些本來對於倆人出海這一趟能收穫到什麼特別關注的人,已經紛紛議論開了。
“只有兩條魚,加起來大概五六斤的樣子?這種石斑拿到圩市去大概能賣5毛錢一斤。算起來大概就兩塊五不到三塊錢吧。虧大發了。”
“我就說嘛。平時外海都沒有出過,哪裡能打到什麼魚。能全須全尾地回來,就該偷笑了。”
“可不是嗎?我看那魚的嘴巴,有鉤子的痕跡,這兩條魚應該還是釣上來的。”
“可是那魚網看起來不像沒用過……”
“是啊,用過啦。但是誰能保證一網撒下去就肯定能撈到魚呢?”
“也是。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