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交惡,益州能靠什麼抵擋鄭寶的怨氣和怒火?
震驚之後,便是漫無邊際的恐懼,在場的益州文武官員,不得不重新考慮他們的立場,這一次選擇,很大機率會決定益州的生死存亡。
校場裡的益州軍士,雖然也被揚州的這種箭矢嚇了一跳,但是他們的想法沒有那麼多,打仗有輸有贏,打贏了他們是益州兵,輸了說不定還能成揚州兵,跟著大將軍吃香喝辣呢。
士兵不是掌權者,他們才不會去考慮益州的生死。
……
這一晚,劉焉徹夜未眠。
他一閉眼,腦子裡就會想到校場上草人紛紛揚揚散落的畫面。
跟揚州作對,跟鄭寶過不去,益州的地勢之利恐怕阻擋不了揚州的攻伐。
怎麼辦?
劉焉滿腦子想的就是這個。
現在荊州劉表病入膏肓,蒯家有人被俘虜,整個荊州只剩蔡家蔡瑁撐著,雖說最新戰況還沒有傳來,不過劉焉又不是普通人,他自然能猜到荊州軍的頹勢。
“唉,看來只能如此了。”
劉焉長嘆,隨即整個人彷彿瞬間衰老了數十歲,精氣神極度萎靡。
一個極具野心之輩,決定放棄自己拼搏回來的一切,也是難為他劉焉了。
第二日清晨,劉煥被邀請到劉焉府邸,受到盛情款待。
益州牧劉焉當場宣佈與揚州交好,並派遣三子劉璋與劉煥一同前往金陵,向皇帝以及大將軍獻表投降,讓益州重歸大漢朝廷掌控。
為表示益州的態度,劉焉當著劉煥的面,將荊州使者驅逐,明確表示不會摻和荊州事務,並且可以配合朝廷王師,從西面攻入荊州。
劉煥的使命,到此算是圓滿達成,當即對劉焉歌功頌德一番,並表示一定照顧好三公子劉璋。
十天之後,劉煥回到金陵,由於大將軍鄭寶不在將軍府,只好去皇宮交令。
不管怎麼樣,劉煥的第一次出使任務圓滿完成。劉璋作為皇親國戚,自然受到皇帝的嘉獎,並且獲得一個留任金陵的官職,雖然是個閒官,但是劉璋非常滿意。
……
又過十天,荊州那邊傳回捷報,朝廷水師經過奮戰,成功覆滅荊州水軍,判將蔡瑁被新人將領甘寧生擒。
經此一役,王師水陸大軍平定荊州指日可待,整個金陵都在談論此事。
作為戰事的發起者,鄭寶並不在大將軍府裡,他正在帶著一群工匠,躲在一處絕對隱秘的山洞裡,沒日沒夜的討論新式武器的設計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