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父,董卓此人素有野心,且常有大不敬之語,長此以往,難免生出禍端,我師弟向來聽從朝廷指令行事,相較之下,豈不勝董卓百倍?”
張秀見自家叔叔遲遲不回答,便出言勸道。
董卓此人對部下是挺好,但西涼軍軍紀煥然,在洛陽城裡經常肆意妄為,劫掠鬥毆時常發生,因此臭名昭著,人見人怕。
九江軍則是與民秋毫無犯,與在西涼軍的行為形成了非常鮮明的對比,經常在城裡走動,張秀自然知道城中百姓更滿意誰。
“事關重大,不可不仔細,望討逆將軍恕罪。”張濟向鄭寶表示決定很難做,容我想想。
“既如此,我不便打擾,先告辭!”
“討逆將軍慢走!”
如果求有用,鄭寶會毫不猶豫去求張濟幫忙,可惜張濟猶豫不決,搖擺不定,沒有鮮明的立場,與這種人合作,鄭寶擔心會被坑。
他離開後,張濟張秀叔侄兩又討論了許久,依舊沒有結果,張秀表示如果可以,他願意領兵協助師弟鄭寶,而不是幫董卓。
張秀對董卓的印象不好,只因在一次酒宴上,董卓醉酒時說了當今皇帝怯懦,不能勝任一國之主,才智應變皆不及陳留王劉協,言語之間有廢立之意。
身為臣子,妄議皇帝,這讓張秀非常不喜,而且廢立是你董卓能插手的嗎?
張濟呢就比較看好董卓,因為董卓麾下人比較多,又有呂布統領的幷州軍幫忙,可以說在表面兵力及將領的配置上,董卓要優於鄭寶的。
除了張濟,鄭寶找不到可以挖的牆角,從漢陽調徐榮過來時間上來不及,從九江調兵更是無稽之談。
兵力配置弱於董卓,正面戰鬥要吃虧的,誰還能幫忙想想辦法?
每到這個時候,鄭寶就特別後悔沒有把郭嘉帶上,關鍵時刻沒有個軍師出謀劃策,什麼都要自己考慮,累的慌。
……
“主公,有人求見,說是郭先生介紹的,您見不見?”
許褚在門外稟報。
這時候了,誰還來看笑話?鄭寶本想說不見,但想到是郭嘉介紹過來的人,定是能幫得上忙的人才。
“人在哪兒?我親自去迎接接。”鄭寶問道。
“就在外面!”許褚道。
“快帶我去。”鄭寶開啟房門,顯得很著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