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將軍,勞煩你回去跟陛下說一聲,執金吾丁原之事另有隱情,本將軍不日將在朝堂上做出說明,呂布將軍是被冤枉的。”
董卓對鄭寶說道。
他的意思很明顯,呂布現在是我的人,不是誰想拿就能拿的,即便是皇帝也不行。
話說到這個份上,鄭寶知道多說無益,直接下令退兵。之後又將董卓的話原封不動的告訴劉辯。
自從回到洛陽,何太后親自體驗了鄭寶和董卓對待皇室以及公卿貴族的不同態度後,就經常與小皇帝劉辯說,要多親近鄭寶,有事就多向鄭寶請教。
因為現在劉辯能指望的,只有鄭寶這位討逆將軍,而董卓,倒是經常接陳留王出去往,看樣子比較喜歡陳留王。
所以當小皇帝聽到董卓如此不敬時,雖然氣得跳腳,但想起何太后跟他說的話,又強自鎮定起來,向鄭寶問計道:“巢縣侯對此有何看法?”
鄭寶沒想到平時沒個主意的小皇帝竟然會主動問道怎麼辦,隨口便回答道:“董卓包庇罪人呂布,公然違抗皇命,其罪當誅。”
“啊,當誅?”
聽到要誅殺董卓,劉辯又膽怯了,支支吾吾不知道該說些什麼好。
這副模樣,哪有一國之主的樣子,難怪當初董卓覺得劉協聰慧,硬要行廢立之事。
劉辯現在這個樣子,鄭寶也挺失望的,你十四歲也不小了,有九江軍給你指揮,有金吾衛羽林衛可以調動,再不濟洛陽城裡的還有很多大臣的私兵在,有什麼決定不能做?怕能解決問題嗎?
“討逆將軍,董卓畢竟救駕有功,貿然誅殺,恐怕朝中有人不服。”
何太后突破出現,表示董卓還不能殺。
並不是她看好董卓,而是如今董卓的存在,能有效牽制鄭寶,讓洛陽不至於出現一家獨大,皇帝大權旁落的現象。
“參見太后!”鄭寶先向何太后行禮,隨後才道:
“太后說的沒錯,董卓將軍參與救駕,勞苦功高,不能誅殺,但他必須將呂布交出來,呂布刺殺執金吾丁原,罪大惡極,不可饒恕。”
“此事明日朝會再議,巢縣侯先回去吧。”
“喏!”
何太后下了逐客令,鄭寶只得打道回府,他不像董卓,對皇室不當回事兒,表面功夫做得還是可以的。
第二天朝會,鄭寶和董卓就呂布刺殺丁原一事各執一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