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儷,皇甫嵩的侄子,他一直沒走。
等到賓客都走差不多了的時候,他才到府衙找鄭寶,說是有要是商談。
看在皇甫嵩的面子上,鄭寶自然跟他談。
書房裡,鄭寶紅光滿面,精神抖擻的樣子,讓皇甫儷好生羨慕,果然年輕就是本錢。他年紀也不大,可能是之前不懂節制,眼下幾年常常有心無力……
“鄭太守,你也知道左車騎將軍鎮壓黃巾威震天下,日前有士閻忠勸說其面南稱制,此時你有何看法?”
皇甫儷問道。
面南稱制,以現在皇甫嵩的實力和名望,的確有可可能成事。皇甫儷有此一問,也是想看看鄭寶的心意。
鄭寶的太守,是皇甫嵩爭取來的,皇甫儷問他的意見,無非是想知道,鄭寶還願不願意跟皇甫嵩站在一起。
“左車騎將軍乃朝廷名將,閻忠這麼勸說,是何居心?”鄭寶努力做出終於朝廷的樣子,
“鎮壓黃巾,左車騎將軍立得大功,封侯拜將,光宗耀祖,面南稱制這種大逆不道之建議,左車騎必不會採納。”鄭寶道。
“若是採納了呢?”
皇甫儷冷冷地笑道。
在他心目中,有機會就得去爭取,皇甫嵩採納的機率還是很大的。鄭寶的回答,顯然不能讓他滿意。
其表情的變化,鄭寶看在眼裡。
歷史上皇甫嵩根本就沒有采納閻忠的建議,可能是年紀大了,衝勁不足,也許是真的只想當大漢忠臣。
正因為知道結果,所以鄭寶才會這麼說,這個皇甫儷還挺有意思,居然探他口風。
為了打消他的顧慮,鄭寶又道:
“皇甫將軍且寬心,不管左車騎作何選擇,我鄭寶都支援!”
“哈哈哈哈,好!左車騎將軍果然沒有看錯人!”
得到鄭寶這般表態,皇甫儷非常開心,沒多談幾句便告辭返回河北冀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