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蟬鳴。
滿天滿地的金黃。
溝通大明南北的千里大運河,兩岸楊柳依依,綠水碧波。
從兩岸水稻田裡,有溝渠連通到運河邊上。
潺潺細水,從水稻田裡,流入到運河之中。
這是夏收在即,水稻田需要清空積水,承接烈日的暴曬,為最後的成熟收割做準備。
而這條功在千秋的運河,年復一年的,發揮著它那卓越的功效,被萬世之人稱讚。
然而,它的建造者,卻揹負著萬世罵名。
得了一個壞的不能再壞的諡號。
亦如始皇帝,焚的是鬼力亂神、邪典祭祀的書籍,坑的是那些妄圖顛覆大一統的人。
卻被一句四字,給按上了一個暴君的名聲。
永遠沒有完美的制度。
一個龐大的體系,需要堅守被證實了的優點,也要及時革除腐朽的弊端。
如此,才能得以永駐青春,富有活力。
也唯有如此,才能民有信仰,族有希望,國有力量。
運河邊上的官道上。
平坦得直通地平線。
一行隊伍,駕馬而行,不過十餘人。
領頭之人,身穿一襲青袍常服,面目黑黝,手掌生繭的七品小官兒,如同農夫一般。
小官兒騎在馬上,擼起褲腿,挽著袖子,姿勢很不錯,看不出生澀,倒像是久經御術。
在其後,兩名師爺,同樣一副農夫打扮。
再往後,則是兩班一十三人的差役,身穿青皂吏服,足蹬馬靴,腰佩快刀。
被護在隊伍中間的幾人背上,揹著個大包袱,鼓鼓囊囊的,卻讓人看不出是什麼。
周圍的差役,目光帶著些緊張,不時的看向四周,以及身後塵土飛揚的官道。
隊伍走的很快。
萬高的心中有些急躁,也有些不安。
江都城就在眼前,不過三五十里地,按著現在的速度,天黑落下城門前,他就能入城。
但是此時的他,卻有些糾結,有些膽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