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孫對文人階層的不滿,光明正大的公之於眾。
對武將功勳,校尉官兵的拔高和厚重一覽無餘。
午門內外上下,無論是錦衣衛,亦或是城牆上的親軍禁衛,皆是熱淚盈眶。
皇太孫記得他們的功績,記得他們的同袍戰友,在那千里之外的邊疆苦寒之地,為了大明盛世拋頭顱灑熱血。
這一刻,他們恨不得請命出征,為了大明朝,為了皇太孫,掃清四海蠻夷賊子。
雖死向前!
視死如歸!
朱瞻基在靜靜的等待著,等待著這些年輕士子們的答案。
他的目光,在身邊四周的武將官兵身上掃過,他的嘴角微微上揚,心中大定。
抓住了槍桿子,便抓住了一切!
天下縱有震盪,自有大明忠心耿耿的戰爭機器,替皇室、替他蕩平一切!
士子們陷入了艱難的選擇。
他們生平至此,所接受的教育,無時無刻不在告訴著他們,讀聖賢書,金榜題名,入閣為相。
武夫?
那是他們高居廟堂,手中一干硃筆調動四方的殺才而已!
沒有人願意開口,他們在等待著,等待著內閣去勸說,等待著這南京城中的翰林先賢、前輩座師來此彈劾。
然而,他們沒有等到這些援助。
皇城裡的親軍禁衛,早就從別處前出,將所有人都擋在了午門外。
只不過,年輕士子們不知道。
午門上,人影晃動。
司禮監掌印太監,親赴城門口,在親軍禁衛的幫助下,將半個身子探出城牆。
“聖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