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失語者的吶喊> 第五卷第十四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卷第十四章 (1 / 2)

何警官剛剛衝進屋內,看著眼前的情形,頭皮有些發麻。跟在一旁的魏雪尖叫一聲,何警官頓時回神,拉起呆坐在地上的張小滿,往屋外倉皇逃去。回頭注意到還有不少黑蟲追來,想到蟲子大多怕火,何警官脫下自己的外衣,拿出打火機點燃,不斷揮舞。

張小滿神情恍惚,斜瞥一眼屋內四周溼漉漉牆腳邊的木地板,悚然一驚,連忙制止何警官,“快住手!”

何警官不明所以看向張小滿,這時手腕上飛上一隻閰魔蟲,叮咬的刺痛感有神經傳遞到大腦,何警官一哆嗦,手上燃燒著的外衣順勢掉落在地上。腳下一堆閰魔蟲身上帶著火焰向四周竄去,屋內頓時燃起熊熊大火。

張小滿吞嚥了一下口水,拉著何警官和魏雪,奮力地向房門外撲出去。剛剛落到屋外地面上,屋內立刻傳來一聲爆炸的轟響,整個房子都被大火吞沒。

何警官望著眼前不可遏制的火勢,張大嘴巴,喉結一動,“你大爺!”

張小滿抬起手臂,看著上面還歇著一隻黑色的閰魔蟲,用手指捏起來,“原來這就是呂成每日飽嘗的噬心之痛。”

魏雪一掌拍落張小滿手上的蟲子,用腳尖在地上碾死,拍拍胸脯,“嚇死我了,這玩意兒太噁心了!你的意思是呂成每天都和這些蟲子打交道?”

從衣服兜裡拿出一個白色藥瓶,張小滿眼神憐憫地盯著大火中的房門,“這是我在呂成辦公室找你手機時在他抽屜發現的,這種神經鎮定類藥物想來你應該很熟悉。”頓了一下,“雷海曾經告訴過我當年他發現呂成母親自殺的場景,我想,這便是呂成生活的煉獄,也是他最想實施的復仇手段。”

何警官不解道,“這火是怎麼回事?”

“這是呂成最後的保障手段,屋內四周都澆上了酒精,由於是陳年老屋,裡面氣味駁雜,我剛開始也沒發現,”張小滿沉重地嘆息一聲,“他擔心這些蟲子逃出去會誤傷其他無辜的人,所以留了一手。”

魏雪想到那個曾經帶給自己無邊恐懼的冷酷男人,臨死前居然還在為他人的安危著想,一滴清淚順著臉頰滴落......

幾天之後,張小滿再次來到三角眼的病房,瞧見三角眼正在閉目養神,將一個果籃放在床頭櫃上,沉聲道,“對不起。”

三角眼緩緩睜開眼睛,皺著鼻子說道,“如果是為呂成的事,大可不必,這本來就是他的歸宿。”

張小滿搖搖頭,“我為之前對你說的那些話道歉,我查過了,你的腎臟來源很乾淨,是遺體捐贈。”

三角眼撇著嘴,“我算是被這家醫院坑了不少錢,一個醫院也玩起飢餓營銷,真他娘混賬。”

張小滿乾咳兩聲,“那個院長馮倫,確實進行一些不法的交易,但物件大多都是一些腦袋不清楚的年輕人。有的可能迫於生活壓力,有的可能就是虛榮心作祟,馮倫正是利用了這點,但也算是雙方自願。他的膽量還不足以幹出綁架活人強行挖心掏肺的事情,不過,他依然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看著欲言又止的三角眼,張小滿補充道,“知道你想問什麼,呂成和這些事情無關。雖說是他向馮倫提議的,但是馮倫忌憚呂成和老院長的關係,真正實施的是這家醫院的一個矮個子醫生。”

三角眼用手抹了一下臉,“那些流浪漢又是怎麼回事?”

張小滿搖搖頭,“這個目前仍未查清,不過,那些流浪漢窩棚的器官,經法醫檢驗,都是屬於死去很久的人身上的,而且也和從窩棚裡找到的流浪漢的DNA不匹配。”臉色有些暗沉,“我猜測,是有人故意想要將警方引到聖彼得,那輛複製的救護車就是明證。”

三角眼拍拍腦袋,“嘖嘖,有點意思。”

張小滿面色有些難看,“這些人興許是衝著我來的,”捏捏眉心,“還有一件事,從殯儀館找到之前魏雪在呂成辦公室發現的那些瓶瓶罐罐,後來經過鑑定,都是醫院病人身上病變摘除的臟器.....呂成,沒有傷害任何人.....”

三角眼覺得胸口有些沉悶,“他到底也只是個可憐的孩子.....”

張小滿從兜裡拿出一把被燒得黢黑的鑰匙,遞給三角眼,“大火後,我從廢墟里找到的,你留著做個念想。對了,你怎麼會有他家的鑰匙?”

三角眼摸著手上黑黑的鑰匙,感覺有些滾燙,眼神迷離道,“那是他母親自殺後,他親自給我的,他說他會很長一段時間不回去,求我幫他將屋子保持原樣,裡面有他媽媽的味道。”

看著陷入沉思的張小滿,三角眼從枕頭底下取出一個黃色牛皮紙檔案袋,“這是今天早上一個護士給我的,說是呂成之前交給她,讓她在今天轉交給我。我瞟了一眼封面,沒拆開,好像是給你的東西。”

張小滿接過檔案袋,袋子有些發脆,一看就有些年頭,封面上寫著“醫療檔案”四個暗紅色大字,張小滿的名字赫然出現在下面的患者姓名一欄,主治醫生歪歪斜斜寫著“馮科”兩個字。

摸了摸後面的紅色火漆,張小滿撕開檔案袋的封口,倒出裡面的一個黑色筆記本,一張張翻閱起來:

5月11日,今天縣城醫院接到一名特殊的患者,是個家裡突發火災的小孩子。之所以說是“特殊”,是因為這個小孩似乎是專程為了我而來,雖然這麼說有些自戀,但事實確實如此,那個大腿上還插著燒焦的木棍的少年,躺在手術檯上跟我說的第一句話,“果然,見到你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