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指揮若定,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臣下佩服得五體投地。”
“丞相不辭勞枯苦,不惜以尊貴之軀親赴矢石之地,一舉大破逆賊,真乃眾臣之表率。”
“那張遼不過微末小卒,得丞相提拔於草莽之間,方能斬將破敵,這功勞,應該是丞相一個人的。”
“天下以有丞相為幸……”
仗剛打完,一大堆馬屁精就把張陽圍得水洩不通,頌場張丞相之聲,響徹雲霄,種種歌功頌德、肉麻不堪的言語,非常人所能想象,總之法螺嗚鳴,高帽橫飛,天地為之變色,日月隨而失光,三皇五祖,也就比張丞相差那麼一小截。
而這場戰鬥中功勞最大的張遼,反倒被眾人冷落在一邊,連句讚揚的話都沒有。
深知董卓下場的張陽那會理這些溜鬚拍馬之徒,眼前張陽最要緊的事是拉攏忠心耿耿的張遼。
張陽象趕蒼蠅一樣把身邊的馬屁精趕開,走到張遼面前,“張文遠聽封。”
張遼先行個古代軍禮,抱拳道:“末將在。”
“張文遠斬將有功,揚我軍威,本相加封你為鎮軍將軍,賞黃金百兩。”
“張遼謝過丞相。”張遼大喜,這鎮軍將軍的官職遠比開始張陽許諾的偏將軍官職高,自己真是遇上伯樂了。
可惜,這位伯樂的名聲……,唉,不提也罷。
至於在戰鬥中也出了不少力的呂布,戰鬥剛結束就沒了人影,已經帶著心愛的赤兔馬去找獸醫治被大耳賊撞狗屎運砍出的傷口,張陽也樂得裝著把這反覆無常的小人忘了,為今後的發展大計節約出一筆寶貴資金。
“走,我們去看看傷兵和俘虜的情況。”張陽想起***和老蔣爭天下時收買人心的方法,就是善待俘虜,重視士兵。
張陽不知道他這麼做??卻讓手下更堅定了他今天是發高燒說胡話的看法。
雖說打了勝仗,但在冷兵器時代,殺敵一千,自損也有八百,張陽軍的傷兵還是有不少,剛才給張陽報上來的數字是張陽軍戰死一千二百人,受傷的大約有三千人。
出於收買人心的考慮,張陽首先去視察的是醫治傷兵的地方。
為了方便救容傷兵,軍醫帳就設在虎牢關外,張陽遠遠就聽到傳來喧鬧啼哭聲,張陽皺皺眉頭,還以為是傷兵受不了痛楚而發出的慘叫。
等走就近了才發現不對,一幫百姓(可能是從附近抓來的勞役)在挖一個大坑,大坑旁邊橫七豎八的躺滿了大批傷兵,就是張陽認為的那些炮灰老頭兵和娃娃兵,哭泣聲正是他們所發出的。
看到這裡,張陽突然有種不好的預感,張陽朝監督百姓挖坑的那個軍官招招手,那軍官馬上飛跑過來,翻身拜倒,“小的參見丞相及各位大人。”
“挖這坑是什麼意思?”張陽問那軍官道。
“回稟丞相,這些傷兵受傷過重,很難醫治,小的按慣例讓人埋了他們以節約軍糧。”
張陽倒吸一口涼氣,張丞相還是人嗎?殺俘、殺平民暫且不說,竟然連自己的傷兵也要活埋,難怪將來死了還要被百姓點天燈。張陽扭頭殺氣騰騰的問李儒,“這是誰出的主意?”
張陽兇惡的模樣把李儒嚇壞了,李儒戰戰兢兢的答道:“稟丞相,這是你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