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男孩不哭> 第四十九章 90後的佛系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九章 90後的佛系觀 (1 / 2)

20世紀70年代,美國人羅伯特波西格的“賢者級神書”——《禪與摩托車維修藝術》出版併產生了振聾發聵的轟動效應,權威如《時代》週刊都“不得不”把它評為“7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十本書”之一。就書名而言,“禪”與“摩托車維修”,清醒狀態下,一般人仍舊很難理解二者有什麼直接聯絡,說到內容,也無非是從摩托機修說到哲學禪修、既不高階也不很積極的“精裝雞湯”,但是不可置疑的是,十餘年間此書狂銷全美並再版800萬冊,也就是說,對此書能感同身受的“深井冰”群體也絕非寥寥。能把摩托和禪修講到一起,是一種多麼寡淡而自我的生存狀態啊。事實上,這不僅僅存在於國外,這一“深井冰”群體在國內也有相當的數量,只不過他們被稱作“90後”。

前段時間,某自媒體有關於“第一批90後已出家”的一條推送刷爆了朋友圈,文中林林總總羅列出了諸如“佛繫戀愛”、“佛系遊戲”、“佛系健身”等一些新鮮概念,同時也藉此總結出了“喜歡按照自己節奏行動”、“不想去照顧周遭”、“重視興趣”、“喜歡獨處”等生存現狀,推送一經發出,相當一部分90後從沒有盡頭的A4紙中如夢方醒並含淚轉發,更有甚者列印手抄日日背誦默寫以備不時之需。“90後”,這一即將被推上“娶老婆、奶孩子”主力軍位置的群體、這一庸碌地迷失於滾滾生活洪流中的群體、這一行將被憂愁禍患逼得清心寡淡無欲則剛的群體,於漫漫寒冬的蕭瑟冷風中,得到了一絲不亞於“暖寶寶式”的人文關懷,就好像埋頭忙活了好久,終於拿到了一面鏡子,絕大多數人會不失感嘆“臥槽,我都成這逼樣兒了!”。

不過,你也不必擔心太多,畢竟90後,感嘆還沒結束,下一句絕對是“就這吧,愛咋樣咋樣!”

“餘飛,你是不又吃早飯了!你小子這是要脫離組織脫離群眾啊!”日上三竿,方育穿著一工字跨欄背心趿拉著拖鞋從臥室裡懶洋洋地走了出來,捋著他那油得都能出水的頭髮,難得清醒地望著餘飛。

餘飛坐在沙發上,穿著那那身既是睡衣又是正裝的行頭,身後是被褥、枕頭,面前是外賣。此刻,他全神貫注地把兩袋沙拉醬和小菜倒進盒子裡攪拌,《舌.尖上中國》也不過如此,他並沒有回答方育。

“什麼味兒?”包子嗅著味道也探頭出來,“餘飛,你是不又點烤肉飯了!”

“什麼?!烤肉飯!”樂子彷彿跟烤肉飯有莫大的仇恨,“餘飛,你是不有毒啊,我鼻子都快長繭子了!”

餘飛顯然沒想到他連吃一個禮拜烤肉飯能引發如此規模的民憤,他趕緊再吃了一口使自己鎮定了下來。

“第一,我今天點的是沙拉口味的,跟其他幾天都不一樣;第二,我現在是他家超級會員了,給我打五折還多送一份烤肉;第三,開啟軟體就是他家,不想費腦子、費精力吃別的了,就這吧。你們來點兒?”

“我再睡會兒!”

“我累了!”

“我有點兒醉氧!”

不到十秒鐘,樂子、包子、方育條件反射一樣迅速地各自回到了房間並關上了房門,甚至不多會兒就漸次響起了幽幽的鼾聲,嘲諷餘飛吃烤肉飯似乎成為他們每天睡回籠覺之前的保留專案,而四人僅存的儀式感也在兩分鐘之後消散無形。偌大的屋子裡除了鐘錶滴答的執行,只能聽到餘飛油膩的咀嚼聲。

日子似乎在這裡複製貼上一般的寡淡,一如這份烤肉飯一樣,荒誕且並不稀奇的一天就這樣展開了。

時間來到下午三點,隨著一陣不太情願的敲門聲,方育家迎來了每日的“嗨點。”

“曾琦來送飯了!都出來,快點的!”餘飛一邊像牢頭喊犯人出來放風一樣呼喚方育、包子、樂子幾個,一邊把烤肉飯從不大的桌子上清理掉,容曾琦把一堆飯菜放下。

“曾琦,你這不行啊,遲到半個小時!”包子揉著肚子一屁股栽進了沙發裡,並對這餘飛的枕頭放了一巨大聲的屁。

曾琦倒是沒有慍怒,一邊拆開外賣一邊用絕類幼稚園阿姨的口吻來跟包子解釋:“你當我不想啊,我也是每天要等到老闆出去喝下午茶,才能偷偷溜出來給幾位主子送飯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