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處弼趕緊扶住孫思邈。見這老道執拗的很,也只好收下這個比自己爺爺還大的徒弟。
雖說自己對醫術一道並不精通,但是憑著後世的醫學知識和藥理知識,倒也有不少東西可以教給孫思邈。
等孫思邈學習了後世醫學,在大唐建立起健全的醫療體系,自己也算是功莫大焉了。
孫思邈見程處弼答應收自己為徒,開心不已。又恭恭敬敬的跪下對程處弼磕了三個響頭,便算是完成了拜師禮。
這一次程處弼沒有阻攔,坦然受之。既然決定要把後世醫學教給孫思邈,那便乾脆收孫思邈為徒。不然讓孫思邈覺得名不正,言不順反而不美。
袁天罡和李淳風見證了孫思邈的拜師禮,內心震撼不已。這孫思邈不愧是神醫,為了學習醫術竟甘願拜兩歲的程處弼為師,單是這份執著和胸襟便令世人折服。
既然已經確定這聖賢便是程處弼,自己為何不像孫神醫一樣拜入程處弼門下,以求得程處弼的指點呢?
想到這裡,二人對視一眼,也雙雙跪下向程處弼磕頭拜師。
程處弼還來不及扶呢,二人便已磕完了頭。程處弼內心很無語,一個個牛人都搶著要拜自己為師,這世道是怎麼了?
不過對方頭都磕了,自己再不答應的話,好像有點說不過去了,也只好接受了這個事實。雖然自己並沒有研究過道家之術,但是自己可以把數學,化學等知識傳授給二人啊。
這樣將來製作火藥,酸鹼的時候二人也可成為自己的得力助手,對自己推廣科學大有裨益。
就這樣,程處弼收下了三人為徒。三人互相見禮,由於孫思邈拜師最早,又年紀最大,被尊為大師兄;袁天罡和李淳風雖同時拜師,但袁天罡年紀更大,被李淳風尊為二師兄,李淳風則成為三師弟。
只是後世學者公認程處弼的書童,大唐數學之父張勇才是程處弼的大弟子。只是因為張勇作為書童,沒有行拜師禮,沒有師徒名分而已。
收了三人為徒,程處弼送給三人一人一把算盤,作為見面禮。得知了算盤的妙用,三人感覺前途一片光明。
單憑這算盤,哪一顆珠子不是智慧的結晶?足可看出程處弼之大才。自己拜其為師,未來可期呀!
三人本是雲遊天下的道士,如今拜了程處弼為師,程處弼便讓他們在程府住下。先跟隨張勇學習數學知識。可能這就是後世學者公認張勇才是程處弼大弟子的主要原因吧。
程處弼自己則開始整理生物,化學和物理教材。準備等三位徒弟有了數學基礎,便開始教授三位徒弟專業知識。
因為以後學習過程中需要做一些相關的實驗,在程府已經不合適了,程處弼還在長安城外修建了一個莊子,作為教學和實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