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噫唏,別說整個旮旯村,就是整個五指山,又有幾個人能在市裡面買房?”
…………
大夥兒紛紛的議論著,讚歎著,蘭花花在市裡面買房,成了五指山裡的一個傳奇。
這話確實不假,蘭花花大慨是五指山第一個在市裡買房的人。
但也有人不理解,住在大山裡面多好,山清水秀的,非要去城市裡面住那鴿子籠,而且,喝口涼水都要買,那可是個花錢的地方。
但能掙錢,就有人眼紅,農村的人就這樣,看幹什麼能掙到錢,大夥兒就一窩蜂而上。
例如養長白兔,頭兩年還行,到了第三年,養殖戶多了,兔毛直線下跌,養殖戶賠的殺兔吃肉。
還有種藥草,聽說猴子村的大個子種了一畝地的白株,賣了五千多元。
大夥一窩蜂地去一個公司裡買種子,老蘭頭也去了,二分地的種子,花了一百多元。
結果第二年,滿山遍野的白株成熟了,村民們去賣,才發現那公司人間蒸發。
老蘭頭種了二分多地,又是澆水又是打藥,豐收了,卻賣不出去,最後曬乾了,當柴禾燒鍋了。
燒土疙瘩,也不例外。
到了第三年,山裡的窯廠多了起來。
先是三岔鎮上,有人立了一個十六孔大窯,這很厲害,規模足足是蘭花花的兩倍。
這十六孔大土蛤蟆窯,是三仔子立的,這傢伙不缺錢,據說他岳父是農村信用社的行頭。
就連蘆葦蕩對面的老鴰坡,也聳立起了一座八孔窯場,這是麻六皮立的。
這小子依靠兩條大船,私抽河沙,在蘆葦蕩對面有個十來畝地的沙子場,他掙了不少錢,撈到了第一桶金。
但也給蘆葦蕩的對面,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這裡繁茂的水草和蘆葦已經不見了,代之而來的是渾濁的河水和漩渦。
偶爾,有鷺鷺經過,但也從不敢逗留。
這表面上看著河水淺淺的,但既使在岸邊,也沒有人敢下水,那水下面,深凹一個接著一個。
去年夏天放暑假的時候,三個小孩子下河游泳,結果,一個被漩進了渦子裡,另兩個命大,死死地抓住了水邊的柳樹根,幸好有個老漢在河邊放羊,見狀,把兩個孩子救了上來。
但那個孩子,卻永遠地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