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花花和馬大慶走出了籬笆院,走過了小學堂。
今天是星期天,教室裡空無一人。
其實學生們來了又何妨。蘭花花的班級裡,總共還不到十個學生。
蘭花花在做月子期間,中心小學的一個李老師,來代替蘭花花上課。
李老師看到這麼少的學生,連連搖頭,連連嘆息,
“學生太少了,離倒閉不遠了。”
確實!
自從宋小美追求“自由”的愛情之後,學生們就日益流失。
土地承包制後,村民們手裡有了錢,他們就特別地重視教育,紛紛把孩子送到了鎮上的中心小學。
舉個例子說,譬如貧困戶周大牙,大太陽下,在苞谷田裡鋤草,累的他腰痠背駝,汗水又蜇的兩眼火辣辣地疼。
周大牙擦了一把汗,狠狠地罵了一句,“我幹他孃的,這狗日的大太陽,真他媽的毒。”
他兒子周小牙恰好來送飯,隨口來了一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就是聽了兒子這句話,周大牙滿身的疲憊一掃而光,高興地說,
“他孃的,這識字的人說話就是好聽,要是我,撓破腦殼兒也想不出來,還是上學好。”
周小牙趁機說,“俺爹,我的幾個同學三娃,九斤,還有黑狗,都去鎮上上學了。
那裡老師好多啊!九斤參加唱歌比賽,還得了一張大紅獎狀。
黒狗跑的快,全鎮運動會跑了第一名,學校獎了一雙飛躍牌白球鞋。”
周大牙一聽,“娘希匹,人家的孩子能去鎮上讀書,咱和他們比起來,不缺胳膊不少腿的,去,咱也去。”
第二天,周大牙就賣了幾畝地的苞谷,把周小牙從蘭花花的學校裡轉到了鎮上。
鎮上的學校確實牛,那兒有食堂,有宿舍,而且有很多的老師,不但有語文,數學,還有體育,美術,唱歌,學的科目可多啦。
村民們相信,廣撒網,廣收益。
譬如吃飯,有的小孩子愛吃麵條,有的小孩子愛吃饅頭,還有的小孩子愛喝包穀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