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爺常常唸叨著,“堅持!在堅持!這是黎明前的黑暗。”
他才沒有倒下去。
…………
蘭花花家的籬笆院前,有一顆彎腰弓背的老柿樹,九月的風霜一打,那樹葉就變成了土竭色。
一陣又一陣的過山風,不時地經過,一片又一片的樹葉就悄悄地落了下來。
樹葉一稀,就現出了滿枝頭的柿子。
這是一種紅色的小圓柿子,掛在枝頭上,像一團團燃燒的火焰,點綴著這寂寞的大山溝溝。
柿子的甜香味兒,引來了眾多的食客,八哥,喜鵲,就連烏鴉也來了。
這些鳥雀兒太壞,他們不是在吃柿子,而是在品嚐。
這個柿子上,啄了一口,那個柿子上,啜了一個小洞。
鳥雀兒飛走了,就留下了一個殘缺不全的柿子,在風中凌亂的搖擺。
老蘭頭正在用柿舀子摘柿子,一根細細長長的竹竿,前端用鐵絲固定了一個布袋兒。
摘柿子時,那布袋套在柿子下面,一拽,鐵絲兒就把柿子勒的掉進了布袋兒。
蘭花花站在旁邊,專從布袋子裡面取柿子,她的面前已定有了半籮筐了。
馬大慶騎著腳踏車來了,這幾天,他受了風寒,不住地咳嗽。
“快點拿幾個柿子吃。”老蘭頭特別心疼女婿。
“我咳嗽,不能吃涼的。”馬大慶說。
“這你就不懂了,咳嗽是受涼引起的。
而柿子是火,專治傷風感冒,這個山裡人都知道的基本常識。”老蘭頭勸著女婿。
馬大慶拿起了一個柿子,掰開了皮兒,一張嘴,“哧溜”一聲,那柿汁兒就被吸進了肚子裡。
這一喝,馬大慶就停不下來了,他一連喝了整整六個。
大嬸兒也笑眯眯地走來了,她是城市人,原先以為摘柿子要爬上樹去,一個一個地伸手去摘,卻沒想到會這麼省事兒。
“真好喝,真好喝!”大嬸兒喝了一個柿子,不住地誇獎起來。
“停會,讓馬大慶給你送半籮筐去。”老南頭說。
““喝不完放著,這柿子又不會壞。
再說冬天煮肉的時候,你在肉面面上抹一些柿子。
肉面面不但不會壞,而且味道特別的鮮美。”
“好!好!”大嬸兒頭點的像雞啄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