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我自己掏錢買的。”馬慶國一驚,連忙從小凳子上站了起來。
兒子從來都是空著手回家,偶爾帶點小禮物,也是單位發的福利。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而兒子掏腰包買東西回來,做父母的都知道,那將是大事不妙。
劉居委餃子也不包了,“有什麼事?有什麼事?”
馬大慶連忙把結婚的事,說了出來。
原以為父母喜笑顏開,大力支援。
但沒想到,卻出現了分歧。
家庭的收入決定地位,地位決定了話語權。
由於改革開放,汽水廠由於人浮於事,負債累累,實行了承包制。
馬大慶的父親,這個叫馬慶國的汽水廠工人,求爺爺告奶奶,東拼西湊,還用房產作了抵押,貸了一萬元錢,承包了汽水廠,雖說欠了鉅債,但一躍有一個小小的工人,變成了所謂的“老闆。”
雖說還在創業階段,入不敷出,但有三五個人在手下扛工,也算烏鴉飛上了枝頭,變成了所謂的“鳳凰。”
但人啊,一旦有了地位,氣勢也就顯現了出來。
馬慶國不但挺直了瘦腰桿,還夾上了公文包,腰裡別上了BP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既然得了道,幫忙的朋友自然就多,三教九流,都知道了天堂縣城裡出現了一個馬老闆。
因他排行第三,大夥都尊稱他“馬三爺。”
只是劉居委還是原地踏步,還在居委會工作,處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
但家庭的地位變了,以前在家裡,劉居委有絕對的權力,說一不二。
例如馬愛國說他口渴,想喝稀粥,劉居委眼一瞪,
“喝甚稀粥?麵條不行嗎?麵條裡面難道沒有水嗎?”
要是往常,馬愛國只有眼一噔,乖乖地不再吭聲,老老實實地喝起麵條來。
但現在不一樣了,劉居委已不是當初的美貌嬌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