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今年年近五十,她比老皇帝小了十幾歲,在她前頭有一位皇后,去的早,誰能想到老皇帝能活著麼久呢.......
西楚的皇帝,活的這麼長遠的,當今聖上算是頭一份。
皇后看上去很和善的樣子,與幾位年歲大的夫人說的話比較多,幾個年輕的夫人如沈曉妝就縮在後面一聲不吭。
這種場合,誰先說話誰就是冤大頭。
皇后說著說著,把頭轉向了沈曉妝這邊,和邊上的一位女官說道:“本宮瞧著,那邊那個是謝家小子的媳婦吧?”
沈曉妝心頭一緊,還在思考著自己該怎麼回,杜江芙就開口了:“正是呢,皇后娘娘好記性,竟還記得臣婦。”
對哦,謝家有兩個兒子,誰知道皇后娘娘說的是哪個謝家小子呢。
皇后笑道:“誰說你呢,說的是你妯娌,就你是個愛出頭的,我記得你家老二媳婦有了身孕了,幾個月了?”
“回娘娘的話,四月有餘了。”沈曉妝恭謹的答道。
皇后點了點頭,“這天越來越熱了,雙身子反倒越來越不好過,給謝夫人加個軟墊在腰後墊著,能舒坦些。”
後半句是和身邊的女官說的,話音剛落便有手腳麻利地小宮女照做了,給沈曉妝腰後加了個軟墊。
皇后好像就真的是個仁慈的長輩一樣,對待小輩的態度極其和藹,尤其是像沈曉妝這種需要照顧的小輩。
且一視同仁。
既然皇后沒表現出對沈曉妝的嫌惡,其他的夫人們也就見風使舵,對沈曉妝的態度也開始變得和善了一點。
沈曉妝察覺到之後嘆了口氣,難為她們了,這些從小錦衣玉食受著良好的教育的千金小姐們,卻要和她這個鄉野村婦坐在一塊。
但沈曉妝可不覺得皇后今天找她們過來就是單純的為了來嘮家常的。
要是想嘮家常的話,老皇上後宮裡的妃子多了去了,隨便揪幾個出來都能湊兩桌馬吊。
更何況在座的各位夫人,家裡的爺們,或是丈夫或是兒子,手裡多少都是有點兵權的。
哦,黎婧除外。
沈曉妝靜靜地等著,果不其然,皇后發話了:“近幾日本宮瞧著皇帝總是沒什麼胃口,本宮一問,竟是為了邊關大軍的軍餉發愁。”
來了來了,重頭戲來了。
“皇帝向來愛民如子,邊關的將士們吃不上飯,愁的頭髮都白了半邊。可國庫虧空,戶部實在是拿不出銀子來.......”
“只恨本宮只是個拘在這深宮裡的婦人,沒法為皇帝分憂,各位夫人想來是能理解本宮的心情的吧?”
底下的夫人們能說什麼呢?她們只能理解啊。
皇后很滿意,又說:“各位夫人家裡的爺們也都是西楚駐守邊關的英雄,想來各位夫人也不願看著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兒子為西楚的百姓奔波,卻連口米糧都吃不上吧?”
皇后這麼一說,有幾位格外感同身受的夫人已經開始抹起了眼淚,為自己丈夫擔憂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