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森工記憶> 第九十四章 不可思議的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十四章 不可思議的愛 (1 / 2)

兩河口電站的修建,死亡的人不少,各種原因都有,有高原反應死的,游泳淹死的,喝酒打架死的,前年失蹤的兩個工人,有人說是不小心掉進了巨大的混凝土槽裡,被築進了大壩,算是工程的生祭了。這是一樁很恐怖的事件,查無實證,只能算以訛傳訛罷了。被塌方飛石砸死的也不少,尹健只是其中之一,卻引起了極大的關注。中國最高學府的才子,在最偏僻的地方以最原始、最慘烈的方式死去。

在尹健的後事處理上,發生了分歧,有人認為可以按照工亡處理,有人認為可以申報烈士,有人認為尹健作為一個技術主管,事故現場不是他必須出現的地方,而且大家都看到他是工作時間喝酒、上崗,有違規之嫌。

按規矩辦。這是葛嶺在尹健後事處理檔案上的簽字。

規矩?這讓我看不懂。我的確搞不懂這些操作。

葛嶺說:怎麼理解都可以,在我這個位置只能這樣籤,凡事模糊一點,左右都可以,但實際操作過程中,我不會讓尹健的家屬吃虧。

尹健的妻子萬婉奔喪進山,這讓眾人大吃一驚。萬婉坐在輪椅上,面容清秀,知性和善。她是來拿一件重要的東西——尹健的詩集。萬婉準備收集、整理、出版尹健的詩。尹健曾經直言不諱地給她說過他和菌子的關係,詩集草稿也在菌子那裡。萬婉給了菌子一筆可觀的錢。不是酬勞,不是工資,不是感謝,不是補償,什麼都不是,就是一筆錢,能換得活人和死人心靈都有所慰藉。

尹健的葬禮異常冷清,除了工地上的工友和公司派來善後的工作組,竟然沒有其他人了。

尹健沒有朋友,他的那些在國際國內混得風生水起的清華同窗們,聽到他的死訊,也只是楞了一下,卻沒有一個人會為他前來,沒有一個為他在網上表達過一句追念之語,好像沒有這個同學一樣,因為這個同學並沒有給他們帶來過榮耀,至今在做最基層的設計工作,那是大學畢業就可以做的,這麼多年了一點不進步,所以是某種恥辱,所以不值得為他浪費自己的心情和筆墨。

倒是他的一個曾經的相好,在部落格上寫了八個字:

人去心安,下不為例。

這八個字精闢而生動,值得玩味。開啟那個相好的部落格,是一個長得很普通的女人,一個小學教師,並沒有一定要在尹健身上有什麼祈求。裡面還有一篇小說,故事很平凡,說的是一個水電站建設者,被請到學校,給學生們講述水電站建設的一些科學知識,在接觸的過程中,和一個小學女教師發生了戀情。女教師後來才知道水電站建設者是有家庭的。水電站竣工了,兩人也就分手了,此後不再見。這本來是一個爛俗的故事,卻被講得清新而脫俗,哀婉中有淡淡的回味。我甚至懷疑是尹健自己寫的。

走到哪裡黑,就在哪裡歇。

這是尹健寫在詩集草稿扉頁上的一句話,一句俗語,一句詩,現在成為一句遺言,有著他對人生最為通透的理解,也是他最深的遺憾。他幾乎走遍了全中國,卻把生命留在了自己想都想不到的地方。

尹健抽屜裡還有一疊材料,一看,讓我心驚膽顫,寫的是水電站和地震,他收集了大量的資料,建議不要修兩河口水電站,因為這裡是地震帶,在地質構造上,屬於兩個地震斷裂帶的交匯點,如果大壩產生的重力打破了原來的預應力平衡,會導致不可估計的災難。

尹健曾經給我提到過這些問題,但是沒有那麼詳細具體。一個水電站的設計者,居然是建設的堅決反對者,白天設計,晚上反對,他的生活很充實和矛盾,正如他的感情生活。

還有一疊信封,已經寫好了地址,從中央到地方的領導、部門。

我將材料全部交給了萬婉。

萬婉看都沒看,居然直接燒了,邊燒邊解釋道:尹健反對自己建造的一切水電站,從生態、地質等各個角度,這樣不對,那樣不對,反正都不對。他這樣的人多了,國家啥都幹不成,還搞啥建設,他是靠這個吃飯的,自己砸自己的飯碗,有意思嗎?當初讀專業的時候,怎麼想的?

那火苗似乎有生命,在掙扎,在扭曲,也在歡笑和舞蹈……

萬婉將尹健的專業書籍全部留給了我,當作紀念,她說:這些你可能有用,如果沒有,可以全權處理。

我說:這是最好的紀念,也是我最想得到的,我知道我想幹什麼了。這些書,能助我一臂之力。

我和三娃推著萬婉到兩河口水電站大壩上。我們一起將尹健的骨灰撒在古錦河裡,撒在他為之奮鬥、反對無效並命喪黃泉的地方。

望著兩河口水電站建設工地上那被削得平直的崖壁和斷流的河道,我的思絮飄得很遠。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