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穿越之俠骨神醫> 第四十一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一章 我自橫刀向天笑 (1 / 3)

葉秋白三人逃出皇宮後,葉秋白不停的勸說譚嗣同和康有為東渡日本方能安全脫險。但是譚嗣同執意要留下,非要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一起繼續謀事。康有為作為後續力量,東渡日本保持實力,臨走之時,譚嗣同把《三民主義》和《共產黨宣言》給了康有為,讓他一定好找到革命黨。但是康有為反對君主專制政體,主張君主立憲。他認為君主權威無限“大背幾何公理”,主張“立一議院以行政,並民主亦不立。”又說,“君臣一倫,亦全從人立之法而出,有人立之法,然後有君臣。今此立法權歸於眾,所謂以平等之意用人立之法者也,最有益於人道矣。”康有為的立憲思想曾經啟迪和影響了後來的憲法理論,但是,其中卻存在許多保守主義的成分,主要表現在對君權的妥協以及對傳統的、佔統治地位的以禮治國、儒法合流思想的吸收。以康有為為代表的改良派缺乏成熟的階級力量的支援。康有為對西方的立憲政治缺乏價值上的深刻認識。由於時代的侷限性,康有為對西學的認識仍然停留在“器物”論的基礎上,他還不能把資產階級的民主政治與封建的開明政治嚴格區分開來。因此,康有為對憲法的理解是有內在矛盾的。

沒多久,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一同被捕。慈禧太后經過戊戌變法受驚不小,很納悶這群叛黨難道有通天本領不成嗎?這日慈禧太后在永壽宮吸著旱菸,看了一眼在列的各位大臣,便對端君王說道:“端王爺!”

端君王答道:“老佛爺。”

“一共抓到多少個?”慈禧太后吸了一口煙,說道。

“三十多個了,老佛爺。”端君王如實回答。

“領頭的康有為呢?”慈禧太后問道。

端君王支支吾吾不知道如何回答,便瞥了一眼榮祿,榮祿會意,便上前說道:“康有為還沒有拿到呢,老佛爺。”

“吃貨,就這麼沒辦法!”慈禧太后怒道,接著侍弄著火鐮打火點燃快熄滅的菸嘴。

榮祿解釋道:“聽說他遠走天津,做海船到上海,被洋人救了去了。”

慈禧太后用嘴吹了一下菸灰,冷眼說道:“洋人?管咱們的閒事幹什麼?”

端君王插話道:“他們要是不除掉,永遠是咱們國家的大禍患!”

“這三十幾個裡頭刑部打算怎麼辦?”慈禧太后問道。

“等候老佛爺的示下。”端王爺說道。

“你們看呢?”慈禧太后環顧四周。

榮祿這時說道:“總得有點表示,殺殺銳氣。”

“恩,哪幾個?”慈禧天后比較贊同榮祿地說法。

“有六個人是最不可饒恕的,就是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榮祿說道。

“康廣仁?”慈禧太后疑惑地問道。

“是康有為的胞弟。”榮祿解釋道。

“好,還有哪幾個是......”慈禧太后接著問。

“楊銳,劉光第是四川佬,名仕派,愛發怪異論。”榮祿接著說。

“好,就把這些山南的海北的,今兒天一亮就一塊推到菜市口去。”慈禧太后起身,走到眾位大臣身邊說道。

“喳!”眾大臣鞠躬應聲道。

“不過,想要對付我的那個湖南牛,我倒想要看看。”慈禧太后放慢了語氣,說道。

“老佛爺,您看他幹什麼?那真是一頭牛呀!”榮祿不解地問道。

慈禧太后微微一笑:“不,我這個人吶,好新鮮。好玩嘛,我看他到底怎麼個長相兒?是不是骨骼生來特別。去,告訴他們快點提來!”

“喳!”眾臣應諾。

此時譚嗣同大獄內正在牆壁上寫一首詩作:“望門投止思張儉,忍死須臾待杜根。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剛寫完,就被大內侍衛帶走了。譚嗣同昂首闊步,被侍衛押送到了樂壽宮。

“跪下!”李蓮英大聲喝道。

譚嗣同擺脫侍衛的臂彎,站在大堂中央,怒目圓睜地看著慈禧太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