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聽後,泣不成聲,連連點頭,陶謙又讓人把城中高士請來,糜竺,糜芳,陳登,孫乾等人全部到齊,陶謙讓陶商把之前的話複述一遍,讓劉備掌管徐州,都無異議,陶謙這才閉上了眼,當時就氣絕身亡了。
登時堂內哭成一團,陶應第二天披麻戴孝趕往小沛向劉備報喪。
劉備一聽說陶謙死了,立馬聲淚俱下,道:“真是哀哉痛哉呀,恭祖兄就這麼離我們而去了?”
陶應見劉備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淚,馬上勸道:“玄德,父親交待過,他去世之後,由你接管徐州。”
劉備抹了抹眼淚,道:“不行,萬萬不行,恭祖兄去世後,你們兄弟還在,你們任何一人接管徐州都可以,我劉備豈能奪你們的徐州,子承父業,天經地義,我劉備絕不接管徐州。”
陶應一聽劉備不願接徐州,恨自己口才拙劣,卻不知如何應對,馬上道:“玄德,這是父親臨終遺言,他說只有你接管徐州,才能與曹操抗衡,才能讓徐州百姓安居樂業,徐州非你掌管不可,我們兄弟皆無雄才大略,不堪重負啊。”
劉備又道:“二公子莫要再提此事,我劉備絕不接管徐州,當下恭祖兄屍骨未寒,我豈能如此?明日你且帶在下去徐州,瞻仰令父遺顏,在下還想見令父最後一面,與他告別。”
陶應聽到這裡,也只能先把劉備帶到徐州了,那裡人多,必定能說服劉備。
張飛真替劉備著急,人家都讓了三次了,劉備就是不接徐州,到底怎麼想的?人家讓的,又不是搶的,不接不是白不接嗎?
胡大自然知道,陶謙是真心讓劉備接管徐州的,若不然也不會提前對他兩個兒子說好此事,只可惜陶謙走得太急了,若不然請劉備去,當面傳徐州大印給劉備,劉備必不能推辭,因為劉備無法拒絕一個將死之人的遺願。
劉備只帶胡大去徐州奔喪,這個時候,絕不能帶的人多了,徐州主人死了
,你帶那麼多人去,不是奪權是什麼?就算沒有奪權之心,世人也有奪權之言,到時候劉備接管徐州,也會被人安個白眼狼的罪名,所以劉備覺得很有必要避嫌。
只帶胡大一人,倒也讓徐州文武安心,另一方面也跑得比較快,人多了難免事多,路上吃喝拉灑的,都是事,會浪費很多時間。
《劍來》
路上無話,幾人騎快馬,當夜晚間就到了徐州。
陶謙的靈堂早已布好,文武官員個個披麻戴孝為陶謙守夜,跪在靈前一動不動。
劉備一看到陶謙的棺材,立馬就泣不成聲了,兩邊站著文武官員,看著劉備一把鼻涕一把淚,到棺材前面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哀聲道:“恭祖兄,你。。。。。。你怎麼就這麼去了啊,劉備。。。。。。。劉備還未與你促膝長談呢,恭祖兄這一去,大漢天下失一國柱啊,恭祖兄,我們還未一起諸滅曹操,你怎麼就離我而去了呢,真是痛哉惜哉,你這一去,讓劉備如何接受啊,徐州數十萬百姓該何去何從?恭祖兄,你好狠的心哪,豈能丟下我們駕鶴西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