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往復十數日。
又一天早上,管亥又發動了第二輪進攻。
雙方不可開交,孫乾此刻愁眉苦臉,這樣下去,何時才是個頭啊,徐州再不去救,就有危險了,正思索間,只見黃巾軍後方有一員猛將殺來,長杆大刀握在手中,一刀一個黃巾軍,如虎趟狼群一般,黃巾軍嚇得不停往兩邊散開。
孔融手搭涼棚觀瞧,見此人生得五大三粗,身形魁梧,臉上絡腮鬍極為茂密,眉宇之間微微帶著一股正義之氣,武藝極高,黃巾軍在他面前,如同雞鼠,不敢接招,四下逃竄。
孔融趁勢急忙率兵出城,殺了黃巾軍一個措手不及,不到半個時辰,黃巾軍再次退去。
孔融把這位壯士請進城中,尋問來處,原來此人姓太史名慈,字子義,此來是為了報恩,只因孔融曾多次慰問過太史慈的母親,太史慈不在時,孔融派人照顧其母。所以太史慈回去之後,其母告知孔融被困的訊息,太史慈便單騎連夜趕往北海救助。
孔融與太史慈一見如故,當夜暢談通旦。
管亥被太史慈一騎殺亂之後,回到營中,肚子氣得都大了一圈,心想圍北海十數日,進攻不下八次,卻次次不能破城,實在是惱人,眼看軍中糧草越來越少,他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般亂轉。
這天孔融與太史慈和孫乾議事,談到救徐州的問題,太史慈道:“孔太守,當下北海自身受黃巾軍所困,可以說是自身難保,斷然不能分兵去救徐州,在下覺得,應該讓孫先生及早的返回徐州,給陶恭祖言明一切,好讓他做好準備,到時候或求助於其他諸候也未嘗不可。”
孫乾一聽,如吃黃蓮般有苦難言,心想我來北海十數日,到頭來只落個空手而回,叫我回去如何向陶刺史交待,來的時候我信心滿滿,不想卻空手而回,我真無臉回去啊,想到這裡,孫乾欲哭無淚,馬上把手一拱,對太史慈道:“太史先生,請給在下指條明路吧,當下還有哪一路諸候可以請呢?像袁紹袁術之輩,斷然不會幫我們的。”
太史慈此刻眉頭緊鎖,半天不作聲,過了好大一會兒才重重的嘆了一口氣,道:“這個在下也愛莫能助啊,具體你們向何人求助,得聽陶恭祖安排了,在下覺得天下諸候沒一路願意幫助陶恭祖的,他們都不想得罪曹操,同時他們也想儲存自己的實力,伺機奪取天下。”
正在這時,孔融手下功曹孫邵把手一拱,對孔融道:“孔太守,在下覺得公孫瓚處應該可以,公孫瓚為人仁慈,是當代名士盧植的學生,雄居北平,孫乾可向公孫瓚求助,這裡離北平較近,孫先生可直接去北平。”
孫乾一聽眉頭舒展了放多,正要感謝之時,卻又想到了一個問題,於是問道:“孫功曹的主意倒是不錯,只不過當下北海所有的出路,被黃巾軍圍得水洩不通,在下一介儒生,又不懂武藝,又如何出得去呢?”
太史慈聽孫邵說完,馬上道:“既然要去請救兵,那就由在下去請吧,公孫瓚出兵的可能性不大,他若同意出兵,讓他先幫北海脫圍,把黃巾軍殺退,然後再救徐州,反正也是順路,耽擱不了多少時間。”
孔融一聽,道:“太史將軍好妙計,那就勞煩太史將軍一趟了。”
孫乾自然沒什麼話說,雖然他還得多等幾天,也是無奈之舉,只希望救兵到時徐州還未淪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