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我真不是諸神黃昏啊> 第一百四十二章:那祂肯定不是諾亞(求訂閱,求推薦)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四十二章:那祂肯定不是諾亞(求訂閱,求推薦) (1 / 5)

著名的發展心裡學家埃裡克森曾將人類的心裡發展分為八個階段。

其中的最後一個階段,是成熟期(65歲以上):

是一種自我調整與絕望的衝突。

由於衰老過程,老人的體力和健康每況愈下,對此他們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和適應,所以被稱為自我調整對絕望感的心理衝突。

當老人們回顧過去時,可能懷著充實的感情與世告別,也可能懷著絕望走向死亡。

自我調整是一種接受自我、承認現實的感受;一種超脫的智慧之感。

如果一個人的自我調整大於絕望,他將獲得智慧的品質,埃裡克森把它定義為:“以超然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

那是一種因為體力與精神的下降,因為壽命將至而回顧人生,對於人生的妥協與接受,滿足與無悔。

實際上,擁有大智慧的老人並不在多數,這個世界上,很多的老人,是絕望大於自我調整。

不過,夏亞並不屬於上述的兩種老人,雖然他的年齡超過了絕大多數的老人。

但夏亞是長生種,他有悠久的壽命,自然無需進入相應的自我調整與適應。

人類的性格一旦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只有遇見一些重大的情況才會有些許微調,正如臨近死亡之時。

經歷對於人的作用更多的是為人提供知識、經驗和教訓。

而且,人類是透過記憶的數量來估計時間的長度的

人類的大腦只會記憶新鮮且有用的記憶。

一樣的日常,人的大腦會將其隨之疊加,所以,很多人隨著年齡的增長,會覺得時間過的越來越快,反而幼年時期過的很慢。

那是因為,幼年時期,人們對於這個世界的一切都是新奇的,每天都有新的知識與現象發生,所以記憶點也多。

但成人之後,新鮮的體驗變少了,留下的新記憶也隨之減少,這樣,就會覺得時間過的很快。

人在四十歲以後,不說進步了,保持不退步實際上就已經是一種優秀。

兩百多年的時間,說長並不長,還不足以大幅度的改變夏亞的性格。

但說短也不短,枯燥的時間,讓夏亞養成了一種,會刻意尋找一些生活中的樂趣來增加記憶點,讓時間過的不那麼無趣的性格。

換句話來說,因為太閒了,所以夏亞成了樂子人。

夏亞自認為自己不是一個惡趣味的人。

但實際上.....他有著非常多的惡趣味。

他會提出這個要求,絲毫不意外。

.....

與此同時的另一邊,夏亞留下的穿刺雨林也在那座城市的每一個人心中發酵。

“這是.....“

姍姍來遲的特古拉也來到了那天使所在的地方,看著地上那些,追殺了他們兩千公里,此刻被穿刺的紫荊花帝國的軍人,看著他們猙獰的表情,顯然能看出他們死前的痛苦掙扎。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