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麗莎的臥室中,菲利克正拿著一張白紙和鵝毛筆,在上面寫寫畫畫,一邊寫還一邊對艾麗莎說教著。
而一邊的艾麗莎早已沒了警戒的神色,反而極其認真地聽著。
“說的好似有點道理啊,百姓只有吃飽喝足才能獲得生活的實感。”
艾麗莎若有所悟地喃喃自語,旋即話鋒一轉問道:“然後呢?”
“然後,然後自然是搞清楚來源了,要百姓吃得飽穿得暖,那自然要有食物和衣服了,那些食物和衣服是哪來的?”
“食物是狩獵和種植提供,而衣服是編織的。”
“很好,那麼接下來……”
菲利克開始他的長篇大論,然後再三個小時後,艾麗莎狀若癲狂地坐在床上自言自語,眼中精光不時一閃而過,若有所悟。
要提高生產效率,種田就必須用更方便的農具,並且要有耕田的牛。
而工作的農具和牛是從別人那裡買來的,買農具需要錢,錢是糧食賣掉換來的,帝國因為苛稅太重,百姓能交上帝國要求的糧食就很勉強了,剩下糧食尚可果腹,但卻不能換錢買牛了,因此生產效率極其低下。
而帝國收上來的糧食也只是作為儲存之用,並非急需,若是這些糧食能給百姓買賣交易,那麼百姓有錢購買牲畜,生產效率自然提高。
農作物產出提高,滿足帝國的稅負便輕鬆許多,剩餘的糧食又能換錢購置農具用於提高生產效率,便會形成良性迴圈!這簡直太妙了!
艾麗莎越想越覺得有道理,她滿眼放光的看著菲利克,敬佩和吃驚全都寫在了臉上。
菲利克看著艾麗莎這樣的表情,莫名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來到異世界之後,菲利克早已領悟了這個道理,有時候改革需要的並非天才的方案,小小的一個改動就足以改寫全域性,
就像現在,只需要帝國一年的免稅,就足以讓百姓得到休養,農業得到發展。
想要變革,想出方法並不難,難的是跳出原有的思想框架,擊破僵死的思想枷鎖。
跳出固有的思想框架並不容易,因為身在局中。
但對菲利克來說完全不是問題,因為他本身就是局外人,是從異次元來的!
“我能叫您一聲老師嗎?”艾麗莎說道,這個請求連菲利克都吃了一驚。
要不要答應?
菲利克有點猶豫。
總之,先岔開話題吧。
如此想的同時,他再次提問:“先不說這個,總結一下我剛才講了什麼?”
艾麗莎眼珠子一轉,想出一個答案:“是減免稅收?”
“不對,這一次的課題是多勞多得,注重生產。帝國沒有出力,那麼自然不能從人民那裡拿走過多的勞動成果,否則便是搶奪。”菲利克做了個簡單的總結。
在結束了初步講解後,菲利克離開了,接受菲利克優良教育的艾麗莎仍沉浸在偉大的社會主義中無法自拔。
這種全新的理念讓她整個人都得到了洗禮,連思想境界都提升了一個層次,有了這個開端,無數點子湧入腦海,她甚至迫不及待想和王兄提議改革帝國憲法了。
忽然她想起來自己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戳破菲利克的洗腦理論,但現在今日竟然完全被說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