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陛下如此聖明,真乃福氣啊”
董卓冷笑不已,嘴上還奉承了一句,殿內文臣武將多數低下頭顱,有些老臣則是長嘆一聲,對漢獻帝劉協恨其不爭,為大漢朝廷而嘆,而有些臣子則是看了一眼武將一列的第一位和第二位
第一位,只見此人,身高七尺開外,細腰扎背膀,面似傅粉,一雙俊目皂白分明,鼻如玉柱,口似丹朱,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雉雞尾,猶如二龍鬥寶,肋下佩劍,站在那兒是威風凜釘,氣宇軒昂,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正是溫侯呂布,一杆方天畫戟,殺得洛陽百官聞者色變
第二位相貌俊朗,儀表堂堂,頭戴亮銀冠,頂門嵌珍珠,光華四射,身著黑色盔甲,內襯腰扎寶藍色絲蠻大帶,鑲珍珠,嵌異寶,足下蹬一雙粉綾色飛雲戰靴,尤其是有著一身驚人的好武藝,善使兩條綠沉槍,衝鋒陷陣,英雄蓋世,有萬夫不當之勇,背上負著兩杆小旗,上寫英雄雙槍將,風流萬戶侯,此人更是貪財好色,只要看上的女子,便搶回家中,端的更是惡名昭彰
因此二人,董卓更加肆無忌憚,近些年來,董卓依靠自身的威望,在西涼亂局內,收攏了近十萬兵卒與羌人,更有戰將數十員,揚州兵馬也有前來投靠呂布,現董卓麾下聚集西涼、揚州、兗州之兵,近四十萬人之多,麾下戰將六十餘員,與往日不可同日而語……
董卓又看向階下的吳用
“加亮啊,你看那關東諸侯聯盟現暫該如何抵禦才好?”
吳用正待開口,文臣末位站出一人
“稟相國,臣下認為,袁家兄弟背反朝廷,相國應先斬袁家老幼,以震懾關東反賊,遂遣一員上將,戍守旋門關,以阻關東反賊前進之勢,待各地義軍舉兵”
此言一出殿內眾人均是一驚,董卓忽的站起身來
“好,好,好,汝之言甚得咱家之心,當賞,當賞啊,你乃何人?”
董卓撫掌大聲叫好
“稟相國,臣下現官拜侍郎,名來俊臣”
中年文臣,也就是來俊臣躬身一禮
“好,咱家今日封你為中書令,掌刑罰”
“微臣,謝相國大恩”
董卓甚是滿意,看向武將一列,開口喚道
“只兒拂郎、孫忠、蕭大觀、童裡合、郭永昌”
只見武將一列,走出五員武將身著盔甲,當先一將,頭戴獅子盔,身穿狻猊鎧。披翠繡青袍,腰間縷金碧玉帶。腳踏寶鐙鷹嘴花靴,身後四將,頭戴氈帽,甲上均都披著氈絨,身型雄壯,膀大腰圓,均不似中原武將打扮,多有異族兇悍之風,五人階下站定,大聲應到
“末將在”
“你五人各領一千軍馬,將那袁槐老賊府邸團團圍住,屠盡滿門,絕不可走脫一人,咱家要讓那袁家小兒知道背反咱家的下場”
董卓恨聲說到
“末將遵命”五人抱拳接令而去
董卓看著滿殿的公卿大臣,除了董卓麾下,其他眾臣均低頭不語,眾臣和漢獻帝劉協對董卓的恨意又上升了一個高度,董卓聲音冷若冰霜
“諸位大人要是沒有何事上奏,便退朝吧”
隨著小太監喊出退朝後,無一人敢與董卓對視,均緩緩退出大殿,漢獻帝劉協也在小太監服侍下,顫顫巍巍離開,董卓不屑的看著漢獻帝劉協消失在殿外,緩緩走到漢獻帝劉協的皇位之前,撫摸了一下,眼中難掩的貪婪,轉身便坐在了皇位之上
殿內屬於董卓的眾位麾下絲毫沒有任何覺得不妥,均齊齊向董卓一拜
只有一人,眼中的失望一閃而過,隨著俯身下拜,沒人注意到他眼中的變化
董卓滿意的點點頭,看向位於文臣首位的一位中年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