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科幻靈異>天聖山> 第四十三章 遠觀天聖山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三章 遠觀天聖山

我是葉依喬,為孫畫策在外的戰天鬥地又擔驚受怕了快兩年。眼看秋天即將到來,開學前我不得不約請南方舟(我尊稱他為南老)悄悄回松林村和天聖山幫我看看,看看孫畫策在那裡幹出了什麼板眼。那是因為,去年在幹壪壪修建了一座微型水庫,當地人親切地稱之為聖水湖。當時去看了看,知道那是孫畫策為了讓松林村自我造血實現持續發展不再返貧花大力氣興建的。那一湖水融入他的很多心血和思想,也匯聚了松林村人的很多夢想和期望。作為在畫策背後擔驚受怕的我,很想檢驗在現實生活中,一個理想主義者的思想能夠走多遠,那一湖水是否變得活泛起來,同時也想借那一湖水照照我的內心清洗一下我的思想。特別是今年,經過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地質災害的考驗,我那“孫子”的思想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和發展?聖水湖究竟孕育和涵養出了怎樣的生態?

其實,為了見證松林村和那一湖水的孕育和發展,今年春天我曾經和南老約定,一起悄悄回去看看,作為從松林村老家走出來的媒體人,他對天聖山的開發和松林村的發展很有建議權和發言權。哪想到,一個簡單的約定在今年實現起來也非常困難。而今春已遠去,夏將溜走,我對天聖山和那湖水的約定還沒有實現。這一年多來,既要上課,又要持家帶小孩,重複著呆板的工作和單調的生活,看著沒有感情的資訊和表情瞬息萬變的老天,想去的地方去不了,近在咫尺的親人很少會面,這種孤單我已學會了忍耐。這樣下來,有時見老天作梗,想回松林村看看那湖水和天聖山的心情不再迫切,甚至對天聖山和松林村的牽掛也越來越平淡。

暑期將盡,滔天洪水襲來,大半個城被淹,水堵路斷橋攔,出行更是難上加難。我突然意識到,從春到夏,其實老天還是給了我很多出行的機會,是我自己太狹隘偏執,才錯失了很多可以和孫畫策聚會見面的機遇,也錯失了很多親近大自然與老天和解的時機。奔湧而來的洪水也許是在提醒我,把自己關在狹小的天地裡抗拒自然是不行的,只有走出去按客觀規律與老公和解才會有思想的進步,才會明白更多生存發展的本源和出路。洪水退卻後,天氣還在反覆,災情還沒完全解除,我決定再約一下南老,到松林村去走一圈。去年,微型水庫剛修起沒多久,我與聖水湖的初次見面很膚淺潦草,但願這次見面能認真審視深入瞭解。

收到我的邀約,南老爽快回復準時赴約,並主動驅車來接我,與我欣然同往。一路上洪水肆掠過的殘跡隨處可見,很多被淹過的農田和莊稼顆粒無收,讓人不得不產生飢餓感。也許是想掩蓋曾經的暴戾,老天突然顯露出溫和的表情,既遮蔽著烈日,又阻擋住暴雨,只送來習習涼風,讓人感覺猶如春風拂面,好像是在為我補償錯失了春天約定的損失。

停車後,南老隨同我行進在湖岸,聖水湖的幾綹水面若隱若現,一棟棟鄉村小別墅穩坐在湖畔,既凝視著湖面,又翹望著對岸。對岸有好幾個人不斷向我們招手致意,南老告訴我,那是幾個先到的好友。沿著新鋪的甬道和蜿蜒的溝渠,我們沒有直抵水畔,而是順著坑坑窪窪的小道觀賞著糧食和蔬菜。可見結滿豆莢的青豆叢、長勢正旺的紅薯苗還有點綴其間的蔬果。掛著黃碩果實的番茄枝還在努力開花,絲瓜在架上引人採摘,南瓜躲在匍匐前行的藤蔓下親吻著地面。在城裡,我經常遊走在城郊結合地帶,看見很多零星的莊稼和蔬菜艱難地站立在溝邊地角,頑強地生長著,很像大爺大媽偷偷摸摸經營的地攤,因得不到認可,隨時有被掩埋和搗毀的風險。今天,當我看見這裡的糧食和蔬菜在自由的生長,我深感羞愧和自責。我每天吃著糧食和蔬菜,卻早已忘記他們了自由生長的姿態。學生時代,我還是很熱愛大地喜歡耕種的,而今把自己關進城還不到二十多年,我為何就那麼討厭勞作疏遠農村嫌棄耕種了?也許這一湖水能給我答案。

不經意間,就來到了攔湖大壩的上面,這裡可見開闊的湖面,湖水清澈純淨,波瀾不驚。粗看簡單平凡,與去年來差不多,顯得有點單調嬴弱。細看眉眼清秀,暗含嬌羞,一副忖度未定的樣子,聰穎的天資深藏不露。越過湖面,可見一大片整修一新的緩坡沙地,沙地裡挺立著威武不屈的玉米,幾座散落在高處的沙丘彷彿守護這方水土的哨兵。大壩下面有很多成塊成片泛黃的稻穀,不僅沒有遭受洪水的侵襲,還幻化出一幅吃飽喝足的景象,讓我的飢餓感全消。看見這些站立在田間地頭的糧食和蔬菜,腳下的花生苗、紅薯藤還在生機盎然地蔓延,南老說他突然有了下田去收割一把的想法。我禁不住問他,下游的位置並不高,怎麼沒有洪水侵襲的痕跡?南老說,你下去看看大壩就知道了。

這座大壩只有五十多米長,看上去也不高。南老說,其實修建時我就回來看過了,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和下游的安全,大壩從兩邊往上不僅收得慢,還提高了水泥、鋼筋的標號,這從外側的坡度和混凝土的成色就看得出來。我再細心地看了看,壩底的確很寬,上收坡度很緩,也許正是因為底寬坡緩的緣故,大壩看上去還有點顯矮。但這分明是一個良心工程,剛過去的特大洪水對這裡和下游秋毫無犯就是最好的證明。老實說,去年我來這裡初見這湖水時,對剛修建的這個水塘和大壩還是充滿疑慮的,害怕這裡成為一個徒有其表的面子工程,風光過後可能會淪落為一處廢墟,擔心孫畫策為了政績搞形象工程反而留下罵名。而今站在這不高的大壩上,看著也不寬的幾塊湖汊水灣,左岸錯落有致的民居,四周天然巧成的生態,一股清新的文化氣息和人間煙火味直面撲來。見此情景,南老很有感觸地告訴我,你家孫畫策沒有讓人失望,也沒有讓天聖山失望,這是一湖有思想感情的水,正在深情地涵養松林村。

隨後,我們與對岸的幾個人匯合在一起。南老把我介紹給他們,說我是省城來的記者,他們竟信以為真。南老又向我介紹他們,其實都是我聽說過但還沒認識的人,比如汪雲長、田大紅、張飛地等。在汪雲長的導引下,我們一起登上小山崗,俯視著環湖一帶,聖水湖的全景基本可見,更能感受到這湖水獨有的風格和氣質。湖水的主幹部分像一汪明亮的眼,與上游的部分合起來看更像一彎長長的柳葉眉。汪雲長陪著我們一面漫遊,一面詳細地指點江山,描繪著這裡的近期發展與遠期目標,其餘幾個人不時插話補充,其間他們也多次提到孫縣長(其實就是我家孫畫策),但基本上看不出我家“孫子”在這裡有多大的官威,這反而讓我有些放心了。其間,有人提議要在湖邊重建一座廟,或者塑座像來紀念石營長或者山聖母,也有人提出建文化景點不一定要追隨過去的時代,還可以從現代文明、鄉村民俗和生態發展的角度來審視。看得出來,這幾個年輕後生不急不躁,是在用一湖有思想感情的水,來涵養具有現代文明的新農村生態。

我在湖邊與偶遇的農家言談甚歡,遊得流連忘返。其間,還進行了很多有趣的踏勘和體驗,儘管早過了飯點,我還意猶未盡遲遲不去用餐。午飯就張羅在原貧困戶沈癲子家新修的農家別墅小院,菜品也別具特色和風味。人稱沈癲子的貧困戶早年參過軍,言談跟得上現代社會的發展步伐,還有一點的文化涵養,這在我所接觸的鄉村中是十分少見的。沈癲子告訴我說,當天享用的雞鴨都是他親自餵養的,魚是在湖裡現打的,菜蔬也是自己地裡種的,絕對綠色健康環保,請我這個省城來的貴人放心享用,吃開心耍高興,回去幫咱們好好宣傳一下松林村和天聖山,當然還得寫一下孫縣長。南老和那幾個人酒喝得很豪爽盡興,大家談笑風生,邊喝酒吃菜邊嗨歌飆戲。

遙望著不遠處的天聖山,我突然想起了還在父母家中的兩個孩子,本想帶他們一起來的,奈何姥姥姥爺愛孫心切,大熱天的不肯讓姐弟倆出門。其實,今天很適合帶已兩顆甜心到此一遊。雖然姐弟倆少不懂事,不懂鄉村、環境和生態,但來了肯定會喜歡,就會逐漸懂得去親近鄉村和自然。下次,我一定要帶孩子們來爬爬天聖山,讓姐弟倆來看看他們的父親究竟有多大的情懷和眼界,在營造什麼樣的文明和生態,會給子孫後代留下一個怎樣的世界?聽見南老他們邊喝酒邊談論著松林村的發展變化,我似乎眼見著畫策和更多的人穿行在天聖山林地和果園,放飛著希望涵養著生態……我突然想早點回家接回兩個小孩,得用現代文明涵養兩姐弟,和畫策一起去營造更好的生態,到時再去履行和更多好山好水的約定。

我好像正帶著我的兩個孩子來認識這個世界,看看冰雪如何融化,看看大地如何醒來,大樹如何吐出新葉,看看我們如何為松林村的溝谷帶來歡聲笑語……此時我家畫策正帶領著大家奔走在松林灣和天聖山之間。曾經被打亂的松林村一派祥和,天聖山生機無限,周圍正在振興起來。那些想出去的人能夠出去,想回家的人正在回來,還有那些曾經無家可歸的人也紛紛來此落地生根!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