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你們知道了海駝騙局是由汪雲長引起的,那我汪雲長就先出一下場,來客串幾句。我叫汪雲長,是我小姨撿回來的,命運跟米有田有些相似,沒有依傍著父母生長。但米有田比我幸運,已經找到生父了,我還不知道生父是誰,但願我能儘快找到我的生父,弄清我的身世。
其實我汪雲長就是栽在海駝養殖這個專案上的。當初我的確想透過這個專案把我們松林村建成全市第一村,在鼎盛時期,我還想透過這個專案包裝上市圈錢的,也得到了市、縣領導的首肯和支援。正因為如此,我才捲進了一場非法集資的金融騙局,不得已才帶著董曉貝跑路的。跑的時候我還不知道海駝養殖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以為只要繼續養下去,村民賺點小錢肯定沒問題。不知這是否算好心辦了錯事?由一個能人突然變成了一個窩囊廢,我嚐盡了人世間的艱辛和淒涼,目前帶著董曉貝還在東躲西藏。你們肯定想知道我和她之間的緋聞吧?更想知道她的肚皮是誰搞大的吧?這些八卦以後有時間我再慢慢給你們講,現在我希望儘快弄清海駝真相,爭取能東山再起,儘快回到松林灣來。當初在生意場上很多人都在吹噓海駝這個專案,不知不覺中我就被人忽悠進去了。現在我才知道,海駝就是一種極普通的豚鼠類動物,連海駝這個名字都是別人無中生有杜撰出來的!騙子們給它取了一個高大上的名字後,冒充十分寶貴的珍稀動物,把海駝吹得上天入地,說什麼海駝藥效奇特,毛皮金貴,肉質鮮美——在高檔餐廳和酒店堪比燕窩魚翅,高階人群消費必備!海駝全身是寶,被譽為肉身黃金,所以種駝是相當昂貴的,但養殖成本低,繁殖能力強,資金回收飛快,經濟效益超高!特別是走在前面的,賣種駝那是相當賺錢的!當時的種駝貴得離奇,在賣家狂轟濫炸的宣傳面前,我還是摸著石頭過河的,在孫書記前任的支援下,只買了二十多隻種駝回來,一年下來就繁殖到了幾百只,這樣一算利潤相當可觀!於是,我就到市、縣找前任和熟悉的專家官員諮詢,他們告訴我如果辦成規模的話,賣皮毛、黃膽和肉製品,形成生產線和銷售鏈的話,基本上可以達到多快好省賺大錢的目的。前景如此誘人,在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下,銀行貸款也很支援。我汪雲長致富不能忘鄉親,很想把松林村建成全市第一村,成為當之無愧的帶路人,於是又鼓動大家集資入股利潤分紅。大家快來養海駝吧,保守估計,半年就可收回成本,一年就可翻番,兩年就可以讓你的本錢翻兩番,三年嘛……那當然是翻三番噻!翻三番是什麼概念?——那就是你投進去的錢下了很多崽崽,變成原來的八倍了!於是很多人到處找錢借錢都要投進來,每個集資戶少說也投了上萬元,有的先後投了十多萬進來。很快養殖場的海駝已經繁殖到上千頭,為了擴大規模我們都捨不得賣出去,都希望這些海駝帶著自己的錢繁殖更多的崽!沒想到接下來種駝就不值錢了,那就把種駝留著繼續下崽吧,正好可以幫助我們形成更大的規模,這樣更容易形成生產線和產業鏈,那樣來錢既多且快,那樣才能賺大錢!
另一方面,在別人的鼓動下,我利用市裡的關係,砸了很多錢進去,想把另一個專案包裝上市。沒想到的是,那個專案失敗了,資金鍊斷裂,我回天無力,再加我發現了一個隱藏的秘密,不得不帶著董曉貝率先跑出去。把果蔬基地和海駝專案毫不保留地交給了村民。我汪雲長是真心實意想帶領你們賺大錢和建第一村啦!不是我對你們不管不顧,而是兵敗如山倒,我必須留得青山養點柴,以便東山再起好回來。好在孫書記來了,我還可以在外面繼續東躲西藏去探尋那個隱藏的秘密,也便於揭開我的身世之謎。繼續講吓去,就會有人來抓我了,我得去躲一躲,讓我把話語權交給孫書記吧。
狗日的,汪雲長,你可把我孫畫策害苦了!為了收拾你留下的爛攤子,我只有不忘初心,帶領村民繼續趕路,終於把海駝養殖規模發展到10000頭以上!
養殖規模上來了,原本以為可以賺大錢了,結果是夢想像肥皂泡一樣破滅了!海駝這種高階食材,不僅高檔酒店餐廳不要了,連普通餐廳和大排檔都推銷不出去!難道高階人群突然就不吃燕窩魚翅等滋補品了?也不喜歡用海駝這類黃金肉身來強身壯體了?跌下神壇,真相還原,一下就沒人收沒人買了,甚至連送人都沒人要了!可憐我們連年辛勤勞作建立起來的養殖場啊!可憐我們飽含深情餵養的10000多隻海駝啊!可憐我們勒緊褲腰帶投入的資金血本無歸啊!說什麼海駝深加工產業鏈囉!說什麼下更多的崽翻三番哦!說什麼海駝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既有藥用價值還有防癌補腦、延年益壽的功效喲!上至金領白領下至低端人群,為何一夜之間突然變了口味?都說你這個黃金肉身腥羶難聞易傳染多種疾病,從當初的高檔寶貝、珍貴食材一下變身為害人的毒品。怪就怪資本的瘋狂加權力的任性,把原本籍籍無名的豚鼠包裝得無比華美,把你捧得神乎其神,不少人都跟著群魔起舞,頭腦中早已升起了臆想的幻景,哪管隱藏的實情與背後的真相。光環散去,真相擺在眼前,騙術其實很簡單,當初為什麼看不穿?原來我們既是被騙者也是行騙者,一起參與了一場眾聲合奏的騙局表演,大幕退去,最終顯形的除了海駝的腥羶、騙子的爛心肺,還有我們自己的花花腸子和病態。
海駝夢醒,松林灣一下又回到了從前,很多脫了貧的困難戶又冒了出來,沈癲子、搖叫花、二駝子、三蹬子拖著病身,飢一頓飽一頓,冷一陣熱一陣,還有很多人愁眉苦臉無所事事在眼前晃來晃去。我看著特別堵心,在海駝養殖上自己為何也跟著不冷靜?當前的首要任務既要扶貧濟困安撫民心,更要主動出擊找準專案和發展路徑。
誰能再次扭轉乾坤?我和張野果首先想到了田再生,只要他跟米有田吱一聲,就能引進救命的專案和資金。張野果一個電話打過去,哪想田老鼠說他正在尋妻的途中,他的兒子這段時間也沒有空。張野果很生氣,認為田再生以尋妻為名,氣都沒跟米有田吭一聲,故意不幫咱松林村,早已背離推舉他當村長的選民。不是孫書記和我們,哪裡找得到你兒子回來認親?剛認了一個富二代,就跟著進了城忘了鄉親,你這個村主任就是新農村建設的逃兵!我猜想,全球金融危機日甚一日,說不定米有田也在過緊日子,就安慰張野果說:“這種事,我們本身也是去碰碰運氣,但千萬不能病急亂投醫,況且米有田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神醫。”
其實我的猜測是對的,當時米有田手上的幾家公司表面很有業績,暗地裡也在艱難度日,既要尋找親媽,還得報恩於養母一家,不能老是顧著我們松林灣對其他方面不管不顧吧。
張野果嘆氣說,“說來說去,還是我們松林灣缺少資源,好在還有一個天聖果品牌,不如咱們慢慢來,把天聖果這個產業培育起來。”
“張支書,你這個想法倒提醒了我,最近,我經常到天聖山一帶去踏看,發現山腰一帶崖石走向、溝谷分佈、水流變幻很不一般,說不定隱藏著還沒有發現的資源?”我接著張野果的話題發揮了一下。
“孫書記,不瞞你說,你這個當官的既懂民情,也懂科學,不如找點關係來我們幹壪壪實地考察一下,說不定還會發現點啥。”張野果說。
“這個主意不錯,不過,我也提醒你,咱們天聖山和青岡坡附近,特別是臨近外縣一帶,坡多溝深石頭怪,林木也不賴,說不定還能作出大文章來。”在這裡呆了一段時間,我突發奇想。
這樣一說,我倆一拍即合。在召開村委會的基礎上,同時也給鎮領導請示彙報過,同意我倆進行分工突破——張野果主要負責果蔬基地開發天聖果,同時收拾好海駝養殖留下的爛攤子;我主要聯絡有關部門考察天聖山和青岡坡,停止藥材種植,同時負責引進新專案搞好產業轉型升級。在村民大會上,我有點激動,於是就拍著胸脯說:“鄉親們啦!我雖然生長在城市,但一直吃著農民兄弟的糧食長大,來這裡就是為了回報父老鄉親,改造自己,報效國家,所以我一定會帶領你們繼續建設好新農村,不把松林灣打造好,我孫畫策絕不回城!”
這樣講話我自認為很真誠很感人,也許是由於遭受過海駝災害打擊的緣故,廣大村民並沒有爆發出激情,情緒還是很低迷,幹什麼都提不起精氣神。私底下好多人都已認命,咱們幹壪壪的百姓生下來就是種地的命,還是守好自家的田土要緊,再好的專案也不要去引進,更不要去入股和集資,賺錢不成蝕了財不說,還經常擔驚受怕,有時害得你連老命都要除脫。
真是屋漏又遭連夜雨,受降水和低溫的影響,天聖果出現了大面積的掉果現象,往年供不應求的有機蔬菜今年也銷售不出去,爛在地裡,既扎眼又堵心,嚴重挫傷了大家搞蔬果生產的積極性。於是,有很多人建議,把這些地重新分下去,各家各戶想種啥子就種啥子。張野果一再做工作一再堅持,這些地,好不容易才集約起來的,設施齊全,又有大棚,又能滴灌,最好不要當敗家子,只看眼前,不顧長遠。現在蔬菜銷售不出去,說不定明年就是菜蔬緊俏的時期,現在橋通了,路修好了,正是我們瞄準市場種植的黃金時期,大家一起獻計獻策,看我們種點什麼適宜?說實話,汪雲長當初搞的果蔬基地,我們幹壪壪一直在受益,果蔬專業合作社我們一定要堅持辦下去,再過幾年,我們的天聖果發展起來了,肯定會產生不錯的經濟效益。在張野果的堅持下,果蔬基地得以保全完整,更多的果蔬幼苗栽進了土裡,但海駝養殖場的爛攤子實在沒有精力來收拾,只得先廢棄在那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