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陳石,漢口市物理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對航天動力學方面有一點思路,已發郵件,請撥冗一觀。”
諸如此類的請戰書、郵件、資訊,如雪片一樣飛向作為華夏首都的京華市。
華夏,似乎從未如此團結,又好像……一直都無比團結,只是需要面臨大事,才會看得真切。
“厲害了!我聽說現在全國各地奔赴京華的科研人員,數量接近百萬!”
“臥槽!華夏有這麼多科學家?”
“如果普通研究員都算上的話,這數量還算少的呢!”
“這……不至於吧!很多都是跟航天八竿子打不著的方向,去湊什麼熱鬧啊!從頭學?太不現實了!好好修煉不香嗎?”
“我看到了一個傻子!樓上的,你該不會以為人家的腦子跟你一樣,都是全新的吧?”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根本不需要從頭學,一個思路都很重要,可以改變整個程序的!”
“吹吧吹吧,吹得自己都信了?我的思路是飛出銀河系!思路有屁用?”
“我建議腦子不夠用的,自己去搜一下王淦昌三個字,你就知道頂級大神是什麼樣的存在了。”
片刻後,論壇裡便有人貼出了這個名字的相關事蹟。
於是很快,這個論壇乃至全網路吵嚷著的爭議聲,安靜下來。
——王淦昌,為了祖國,錯過三次諾貝爾獎。
——一張電報,放棄所有成果,轉行從頭研究核彈。
——我願以身許國!
——荒無人煙的戈壁,隱姓埋名十七年。
——除夕夜,喝了點酒,鄧稼先哽咽著說:叫了王京同志十七年,今天叫一次王淦昌吧……
——這個名字再次出現時,他已是71歲,滿頭銀髮的老人。
……
並不是所有人都知道這個名字,但此時此刻,已經逝世二十多年的華夏科學家,用他一生的偉大,讓全國範圍內那些智商不足的質疑聲音迅速消失。
所有人都望向京華,彷彿能看到那些來自神州各地的科研人員,看到他們舟車勞頓的疲憊,看到他們堅定坦然的眼神。
於是大家恍然。
華夏,不止是有火星上的那一尊神祇。
華夏有國士。
國士無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