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征歷23年,朔源體系勢力,發起了,對傳統暗能系追擊艦隊的反攻。
褐矮星擾動紅斑星雲物質區,新生代朔源戰士們開始將艦隊潛伏在其中,且派遣了羊攻部隊引誘這支上頭暗能部隊上鉤。
這支來自於造物區域北極噴射區的軍團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在五個木星質量的褐矮星表面,遭遇重創。
乾閱這位六級暗能者,駕駛著一千公里長的主力戰艦,帶著諸多其他戰艦,原本是準備在氨聚星表面進行物質採集的。
但這時候氨聚星背面朔源派們的護衛艦衝出來了。(這不是巧合,因為乾閱的艦隊損耗,都在朔源派的計算中。)
朔源派啟動了星表引力波動設施,頓時在星球表面上出現了直徑一萬公里的的圓環(地球半徑約為6376公里)。
這個圓環內的力場一般是用來解離小行星物質,使其成為能源、材料。
但是今天在氨聚星啟動這個大型環,頓時讓這個褐矮星上,出現了一個凹陷的“酒窩”。
星球突然塌陷了,迸射出巨大的光芒,對於追繳者們來說,這就彷彿是廢品場開出了“沒拆除火藥的炮彈”。
當轟炸結束後,一個臨時的,只有億萬分之一秒的星門出現,然後就在這剎那,朔源集團迸射出來!
…衛鏗:任何戰法以多打少都是王道,而策略就是讓對手不知道己方準備了“多”…
相對於,傳統暗能體系,習慣於一次性形成超大超複雜的暗能結構。
朔源集團在暗能運用上傾向於合作,將幾千種上萬種暗能結構精巧地組合起來,然後在極短的時間內達到類似高階暗能的成果。
這就是衛鏗的“暗能”生產鏈,其意義相當於,人類打磨長矛,來對抗劍齒虎。
組成長矛的材料“岩石”和“木杆”隨處可得,只需要打磨拼裝,而大象和劍齒虎的爪牙骨頭,則是需要長時間的生長。
高階暗能的發展,本質是人類朝著高能量態進化,是擺脫碳基朝著宇宙能量形態進化的一種模式,可以看做“生物演化”一種路線,締造更高階個體路線。
但衛鏗選的這種模式,就是赤裸裸的“文明協作發展”了。擺脫了材料限制,卻在思想和意識上走到了更遠。
…朔源軍團內的,上千萬人,在各個機械上協作,運算元千億個能量零件交替組合,完成了大傳送…
三個一千公里的行星要塞出現在剿滅軍團附近周圍。
乾閱所在艦隊在面對實心的行星要塞,如同小舢板一樣,艦上人感覺著要塞靠近,甚至迎面感受到了引力捕捉。
在艦內人員匆忙警報中,戰艦忙不迭地啟動粒子引擎,試圖逃脫引力。
衛鏗:一切就彷彿如同水面的鴨子想要張開翅膀,逃脫水下鯰魚的吸力。
行星要塞在褐矮星的引力潮汐作用,調節要塞內磁力結構,完成了西瓜蟲“變形”收縮、展開流程。
行走星要塞,在自轉背向褐矮星,在引力拉伸下,平攤開來,如同西瓜蟲展開時候,腹部密密麻麻火力如同抱臉蟲一樣對艦隊攢射,而一波結束後剛好自轉背對艦隊,開始收縮成球體。
一圈殺戮,所到之處,要麼是一炮打沉,亦或是直接開著加速度,用護罩將其撞得粉碎。
當然在要塞橫衝直撞,一道道依託空間夾層隱蔽的跳幫穿梭小艇,正在突襲乾閱艦隊的大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