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如李蛩所料,自己不理不管後,這件事開始離奇起來。…
當李蛩開始給那個被孫家踢出門的休妻打生活費之後,孫家臉面上是非常難堪。
因為在城市中那些吃瓜看客眼裡,贅婿仍然願意盡到情分,反而襯托孫家教女無方。——尤其是當年李蛩上學的書院,曾經為了聯合孫家把這件醜聞按下,而現在則是在風言風語中助推了一波,把責任甩鍋給了孫家。
對於城市中那些大家族的婆姨們來說:孫家這種家風不嚴,教育不好女兒的醜聞,就顯得是非常好“黑”的題材,尤其在某些女人眼裡縱然孫小娘子可憐,但是是碰到了渣男,識人不明,錯過了如意郎君,而孫家不教而誅,面目就尤為可憎。
於是乎數個月後,孫家也開始派人給這位趕出家門的女兒送上了生活費,安排好房子。
不得不和李蛩在這法外“道德”“人情”上卷。
只不過,李蛩是站在幹岸上,每個月投入五十塊銀幣,雖然對此時李蛩的身家是微不足道,但那也是顧念情誼。而孫家是“子不教父之過”的責任方,哪怕每個月給這位孫小姐五百塊銀元,在世人眼裡,也都是應該的。
尤其是要命的是,這位孫小姐從小就是富養,根本不知道感恩,更不知道生活節儉。
在被逐出家門後,更是自暴自棄後,透支消費,有多少花多少,孫家將此女趕出家門後,還得派遣僕從去看管著她。
而孫小姐不斷用自己的最後一絲能力折騰,也就是讓世人明白,趙家那是壓根沒有解決這樣一筆風流債。
至於趙校尉,此時仕途將註定坎坷,因為萬惡淫為首。風流倜儻不是錯,但是不能像曹操一樣吃別人鍋裡的。
武人們之間追求的是“過命”和“可靠”,他被扣上了一個“偷人妻的老王帽子”,誰還敢和他深交。等著被他暗算,然後被他欺負孤兒寡母嗎?
…文人的刀子,是殺人不見血的。…
在52年時候,那個趙家,就開始託人來無畏上宗找李蛩了,名義上是要賠償李蛩。然而李蛩避而不見。
李蛩當然知道,對方想要找自己幹啥,名義上是大批補償,實際上,是想要搞定李蛩,讓李蛩停止每月“寄錢”的道德表演。
在趙家看來,只要搞定李蛩,孫家,那位無理取鬧的潑婦,就能捂住了,讓其閉嘴了,等到幾年後人都淡忘的時候,直接“病死”了。
然而李蛩,乾脆利落的回絕。原因在於,當年火車站。
趙公子那一巴掌,李蛩是一直記著在呢。“比起孫家那個傻女人,這個趙校尉才是真的有毒。”
“心眼小”的李蛩胸中有杆明秤:關於這個趙公子從一開始就沒有尊重過自己,而現在更是表現出“記恨”的模樣,不肯親自過來低頭,只知道調動關係來壓人。
換而言之,他要是真的過來低頭,就算是情緒不甘,那也是能屈能伸有度量,雙方可以一笑泯恩仇。但現在這傢伙既沒有肚量吃虧,又強行維繫架子不認錯,自己要是放這樣小人一馬,他以後倘若有機緣站起來,依靠這個因果,就沒有半點“善”了。
李蛩可以隨手幫不相關的人,因為結下善果,未來的他人也會幫自己。但如果可能接下來的是惡果,那麼這傢伙就算是再怎麼賣慘,自己也不會上去扶一把。
旁白,隔壁沃土位面,某個下班的上班族,看著倒在地上抱著狗,痛罵“當代年輕人一點都不知道尊老愛幼”的老婦女,嗯,繞著走。
…最終事情徹底解決,59年年關將近…
第三次趙家管家上門,趕來苦口哀求,讓李蛩莫要毀了老同學仕途時聲淚俱下的樣子,在無畏上宗工廠門口賣慘的樣子,遭遇很多人指點。試圖用這種人道主義壓力來迫使李蛩就範。
但是他忽略了,李蛩當年能在火車站隱忍那一耳光之辱,現在又豈能會在這“撒潑”面前退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