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出籠記> 24.17章(中) 衛氏的時空遠征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24.17章(中) 衛氏的時空遠征軍 (1 / 3)

183年,人理聯盟已經如同墨水一樣擴充套件到了整個星海,在所有恆星區域也都出現了活動跡象。

這時候人理聯盟在工程學上出現了“時代變遷”的進步。

過去舊勢力不願意去探索的超紅巨星。現在是人理聯盟開始大片的修建。

超紅巨星都是內部燃燒速度過快,導致對外拋射外殼膨脹。

現階段造調製技,讓恆星中心“爐溫”下降可控,引力重新佔據上風,星體附近稀薄的氣流層開始迴歸,重新變成主序星。在外觀上,恆星亮度下降

理論上,只要不斷抽空氦氫燃燒的重元素,就能讓恆星壽命持續到三四百億年。

按照“赫羅圖”(恆星的光譜型別與光度之關係圖。)超藍巨星是很少的,只佔據光譜中0.00003%,大質量紅巨星數量倒是很多,佔據紅色光譜上端的大部分。數量是超藍巨星的十倍。

在暗能世界,改造紅巨星,是增生資源,大質量恆星附近,是有利於暗能觀測的。只是紅巨星不穩定,在過去讓人類無法利用這裡的環境,畢竟隨時外殼拋射,等於喜怒無常的風暴天氣,是怎麼都種不了田的。

過去傳統派佔據了所有大質量尚處於“主序星”時期的恆星,相當於把礦開完了,不給其他新勢力崛起留機會。

地球泥盆紀:離片椎類(兩棲類前身)將所有適合產卵繁殖靠水的生態區都佔據了。但是後來陸地上脊椎類霸主卻不是他們。

溯源派現在這種大規模“星體改造”行動,是讓幽暗位面傳統派真的急眼了。

新技術讓開礦範圍序列變大,並且“礦”多了,溯源者組織度還比舊勢力高。

主序星的超藍巨星處於相對自穩定時期,控制難度要小得多。現在要接手改造後的紅巨星,工作複雜度絕不是暗能傳統派小團體可以完成的,需要嚴密的組織和規劃。

就如同地球上沒有春夏秋冬的熱帶一樣,不需要建造城市,不需要種植,在原始採集時代看似富饒,但是在農耕時代鬥不過聚群社會的物質生產。

這些紅巨星改造的人造星體,如果是在第一次人理戰爭之前暴露出來,必然會出現各方干涉現象。

但現如今第一次大規模軍事較量後,溯源方面放開手腳經濟建設,並且星海中直播“抽取”“星核降溫”的宏偉工程,周邊的星海勢力也只是在一旁看著了。

而很快,犁靈星方面其實連監視溯源派“控星”的力氣都不會有了。

…失敗者在一次戰敗後,將面臨曾經各路合作者的傾軋…

樂笑天正在星海中,帶著艦隊移動向犁靈星中層區域的兩個次極衝突緩衝區。

樂笑天的艦隊經過這裡時,星海圖更新了,這裡出現了三顆“暗巨星”可以進行補給。

暗巨星,就是原來的紅巨星被改造後,光度已經下降了,但是由於外層氣殼還沒有收縮完畢。所以看起來還是一個有著暗淡大氣圈的恆星。這樣的星體,整體呈現一種紅巨星的體積,色調卻是褐矮星的樣子。

樂笑天的艦隊開入這個“暗巨星”中,在看到暗巨星表面厚重大氣下,那六邊形網格巨大燈光體系後,毫無意外被震撼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