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乎,大明權利最高階層經過討論,甩出了“專營海貿”的許可。
基本上就是把當年胡宗憲給汪直的條件甩給那群自稱“亶州”的來客。
大明內閣這樣條件,可以說能對沿海州府產生巨大地震,因為海貿利益是有限的,朝廷許可了新的一家,別家就要少吃。
徽商集團折騰來折騰去沒完成的事情,現在突然水到渠成了。
從地域角度說一下,汪直是徽商集團,胡宗憲也是徽商集團,
徽商家族分兩條路線,一條是耕讀科舉,一條是出去做生意。王直一開始建立海上武裝,從“生意”上來說是與東南沿海商團進行競爭,但是最後失控了,隨著大明官方下場幫偏架,結果就變成了“邊寇”。
歷史上的王直死去後,胡宗憲被彈劾倒臺,徽商徹底從激進轉為保守。整個明末海上霸主變更到了廣、閩兩地商業集團控制。大明帝國對東南海貿失去“平衡手”的砝碼。
大明將徽商排擠出了沿海貿易後,無論是,閩還是廣都差那麼一點意思。
用後世人的話來說:不夠帝國主義,沒有沿海開拓精神,只想著做官營壟斷買賣。
此時明庭內那個最聰明的人,現在思考的不是什麼東亞海上制霸。也不是南洋格局圖。
…在內閣之上的,人皇之居…
在西苑精舍中,一位頭髮花白的老道長正坐在法壇前,進行著卦象占卜。
卦象顯示南方是乾卦。(巧了,衛老爺這邊正在插科打屁,閒聊海瑞海青天,那個天下第一疏啥時候登場。)
老道長現在心思轉動,一旁的黃太監顯然是明白了主子的心思。
天大地大,修仙最大。
此時閩海出現了一隻“力士”組成的軍隊,頗有撒豆成兵的神通氣象,而在浯島上,還傳來一個詞“亶洲”
《史記·秦始皇本紀》中,“於是遣徐巿發童男女數千人,入海求仙人“
而在唐代張守節,撰寫的《史記正義》三十卷,解釋古地名時,基本依據《括地誌》一書:“亶洲在東海中,秦始皇使徐福將童男女入海求仙人,止住此洲,共數萬家,至今洲上人有至會稽市易者。”
這古籍中記載的地方到底在那兒?正如名山大川中仙蹤難尋找,現在海外這些人出現,縱然不是仙,是否有一些仙客留下來的長生之物?
隨著嚴嵩倒臺後,嘉靖帝體力日益不支,且幫他煉製長生藥的道士也嗝屁了,這位皇帝已經隱隱感覺到修仙長生無望,但是這最後一點夢想又豈能丟掉呢。
當然,這位道長皇帝城府頗深,這外來海客驅逐倭寇後,並不理睬當地官府,頗有一番聽調不聽宣的樣子,貿然下旨宣海外異人入朝,是否又會有意外?
…直鉤不僅僅能釣魚,還能釣上來‘真龍’…
一炷香後,黃太監帶著口諭來到道觀去見藍神仙。
繼續修法的嘉靖:要證明東海來客有沒有道行,那就得讓龍虎山的道長們去試一試。
七月盛夏,一道旨意從宮廷發出,浯島軍衛千戶靖海有功,擢升為泉州參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