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雲曾試過智械位面的高產糧食,結果這些農作物剛剛從大廈培養區內取出來實地耕種,很快就出現了變異,所有果實最後全部變成了蛆蟲的寄生處。
衛老爺一直是用粟米而不是其他作物,因為粟米基因穩定,不容易承載毒性較高的喪屍病毒,同時外殼堅韌,抗病蟲害。
除了粟米外,在養殖上,衛鏗也完成了“蛋白質”工業化生產,直接將鰲蝦培養到了三斤規模,一斤蝦仁直接做成罐頭。
剩下的打碎了用來供養“噬木”,即以前和喪屍共生的植物,然後取其果實,提取其“活性蛋白質”製備醫療藥劑。
在陸雲專屬實驗室中,“噬木”是在二十四小時光照下,不停地被管道灌入蝦液,然後在電極刺激下,榨取藥質。
陸雲手下兵團之所以能普遍加入改造,同時悍不畏死,就是因為“修復藥劑”的緣故。——當然藥劑關鍵科技是陸雲帶來的,他名頭大,衛鏗這個供應原料的,就沒那麼“紅名”了。
…位面電梯輔助系統裡的白靈鹿,點名無頭蒼蠅似的諸天監察者:哎,文盲,不會看根本!…
大酸化12年,陸雲擴充套件除了十五個分基地。這些分基地分給了他看好戰將駐守。而陸雲給這些戰將們解鎖的一級科技(一本)武備。
而衛鏗本人由於處在陸雲需要耐心經營核心生產區,所以手上是存有陸雲備份的二本科技武裝裝置
在其他同僚普遍還都是“獵豹”懸磁浮快車,衛鏗手上已經有了三輛聚能坦克,四個裝甲核心(初級裝甲力量,反步兵,形態為直徑三米的圓球狀懸浮機甲)。
甚至衛鏗是陸雲之外第二個擁有“戰役支援”的許可權的人。
陸雲眼下下方給衛鏗戰役支援,是阻隔力場,即可以在必要時候,對基地三百公里內任一處關鍵橋樑,道路投射“力場塊”,這個阻隔力場長度兩百米範圍,並且一旦力場展開五百米範圍內的敵人目標會如同陷入沼澤一樣運動遲鈍。
陸雲軍事架構中:那些比衛鏗軍銜要高的戰將們,只能直屬的也就兩百人陸戰隊,以及十幾輛獵豹懸浮突擊車。而近年來,衛鏗護糧隊伍的裝甲載具達到了三百輛。
眼下在陸雲心目中,衛鏗這樣一個不主軍事,軍銜不高,威望主要是在內政方面的人,是權力體系中崇武過剩氛圍下,重要平衡砝碼。
眼下坐在田野上的衛鏗,正在開啟星海聯邦現在的資訊地圖。
陸雲這個徵西大將軍,現在正在帶著五百人的機械部隊沿著黃河一路向東。
衛鏗:哦,等他打完了,就會招呼自己過去(黃河流域)種田。
衛鏗還知曉,這個位面上,陸雲很快就會遇到相同科技化的敵人。
…千里之外的分割線…
在印渡次大陸上,“修羅”的人工智慧正在擴張,鴕鳥一樣反曲腳趾,身著黑色機甲,揮舞著金屬刀鋒的戰士,正行進在老舊的鐵路線上可以看到側翻過程。
這些生鏽的火車殘骸周邊還能看到密密麻麻人群骸骨,在火車車窗中,慘白頭骨已經沾滿青苔。
可以想象的出當年生化危機爆發時,這一車外掛逃難者的南亞火車,遇到喪屍襲產生混亂場面。
這些戰鬥機器人正準備抓捕恆河流域上的生化生物。
在眼下恆河土水壩中,一頭有著巨大爪子的魚怪,在十四個小時前攻擊了此地臣服“修羅”智械的人類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