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表戰場上,同星海騎士們相比,人理聯盟一階溯源們是武德豐沛。
溯源在這兒的棒小夥們這些星空入侵者降臨前,就已經用心靈語言對地形,風俗,以及各方向分工討論無數次。並且對敵人的應變反應按照“優,良,合格,劣”四個等級評判。
如果對方反擊是優等,那麼抗壓有抗壓的打法,如果對方是“劣”,虐菜有虐菜的玩法。
注:事實上星海騎士們在這場登陸戰中不能用“菜”形容,而是完全“不明白”正規戰。
“菜”透過一次次考驗,是能夠成為老鳥的,但是對戰場原則的“不明白”,則一直是在戰場上無效率的送人頭。
星海騎士們在過去可能只習慣於十幾個一隊的小規模作戰。
雖然他們這個小規模也是直接以十公里為間隔的戰鬥陣型交替掩護。但本質上還是特種作戰。甚至沒有直面傷亡的覺悟。
例如正規戰中,有時候要為友軍爭取時間,不惜一切代價拿下關鍵戰略節點,亦或是拼死拖延爭取戰略目標。
溯源們上來就是上百個編制的集團,在這種大規模作戰中,每一個環節都有足夠的人員腦子在應對變化。
先用無人裝置試探,試探出暗能特性後,直接調動數十倍的暗能武裝一波壓過去。拿下了關鍵的戰略節點後,圍三缺一,用兵力將他們朝著更加“有利於己方發揮,不利於他們的反擊”的地點擠過去。33
戰術上,是人理聯盟們佔優,科技上也是給傲慢的星海們一個個下馬威。
在碎石嶙峋的交火現場,控制機甲蹲在地面的星海騎士們,遭遇了他們萬分不理解的一幕:
人理聯盟一方,在正常的火力射擊中,混入了不少“暗算”火力,
溯源者們一階載入的“暗能武裝”,控制特殊彈頭混在火力叢集中,在飛行中由空間凹陷陷痕跡掩,在命中機甲後,還能透過重核元素進行熱核反應引爆。
星海騎士們作為鎮壓者們的裝甲根本沒機會以一當十,就被暗戳戳暗能“匕首”送到了坑裡去了。
星海騎士們在不斷失敗後勉強承認了:自己處於被“人海戰術”暴打的劣勢中。
這種訊息傳到了星河聯盟艦隊中,則是一片譁然。
艦隊上大部分操作人員,對於溯源派系資訊瞭解,可不是行星宗主級別的。
他們是來自星門中心區,在他們思維中,星河聯盟科技是佔優的。
“現在到底是哪地方錯了呢?”
艦隊中還沒有登陸的星際騎士環繞在地表戰況螢幕前,困惑不解。
十五個小時後,雞喉星第二波上千個降臨點,再度被幹脆利落消滅。無窮無盡的無人機蚱蜢在有人機控制下淹過來。
這一批星海聯盟的星際騎士們,就如同星際爭霸中被跳蟲淹沒的金屬罐頭。
“外賣已經收到,下次我要吃點甜的”新一輪戰役結束後,人理聯盟對上面的艦隊發出了類似嘲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