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48年後,隨著萬倫大陸很多現象越來越明顯,衛鏗逐漸看到了諸神的某些安排。
在命運這一塊,諸神籌劃尤為密集。並且相互之間計劃交錯,暗藏內部算計的伎倆。(衛鏗和諸神有矛盾,但是諸神之間矛盾,也隨著第三次位面大戰結束後,自由派的散漫錯誤,發展到了不可逆的程度)
複雜的天機交錯,凡人是到了最後一刻,都不知曉命運的答桉,
而衛鏗雖然在諸神安排的時候看不出來,但是命運啟動到一半的時候,就知曉了。
例如現在,鐵星聯邦已經開始出現了鏽漬的痕跡。
衛鏗審視著鐵星聯邦未來解體的可能:“當鐵星走向錯誤,嗯,以至於到了積重難返,最上面一小撮人試圖“篡改”,篡改到了最後觸及底線時候,作為鐵星普通跟隨者,普通人中,有誰願意拔出利刃而戰呢?”
此時鐵星崛起中,只能提供一段時期的庇護,庇護的是一批可以任意成長的一代,但是這一代人中,是作為主人公,還是作為等待“更加英明領袖”的順民呢?
諸神顯然是算到了這個弱點。
…衛鏗:我的理想,會放在多個籃子裡。…
在鐵星南邊的西羅爾,凡爾與其達成了陸地軍事同盟,隨後盎格魯人艦隊也來了,與西羅爾達成了海上軍事同盟,轉瞬之間,國際關係中,西羅爾所有盟約就變成了針對第三方“鐵星”
而萬倫大陸上格局也越來也明顯。由於鐵星始終堅持自己在意識形態上的特異性,逐漸成為了萬倫各國的頭號公敵。
萬倫此時戰爭,早就不是什麼能在底層創造富裕的“自由靈活商私”時代。
盎格魯大規模的締造戰艦的同時,緊跟著的凡爾和鐵星一起軍事革新。但是這些資金流向,並沒有完全的流向“新興科技產業”,而是被老牌壟斷公司成立的子公司,換個了皮承接盎格魯政俯的訂單。
創新是需要大成本的事情,尤其是‘商壟巨頭們’已經形成的時候。成本更大。
帶入市民階層,如果自己作為是中上之智,可以做一個醫生、律師高階公務官,高階商管,可以過得非常好的時候。是無知的投入新的科技產業,九成可能是虧損,一成可能是稍有盈利,然後被商壟給幹掉,而後就會被巧取豪奪。
最後四十歲後,智力與精力耗盡,無利用價值,且曾經具有領導力,具備了“被斬草除根”的理由,被大商壟手下的管理整的徹底破產,流落街頭,不得好死。
用某個刁民的話來說:“創你麻痺的業!爺我不待見。”
然而沒有新興產業對舊商壟集團發起挑戰,那麼商壟對整個工程集團階層,乃至整個底層的盤剝也就毫無顧忌。
…只有大火燒過的“公平”時代,才適合草根創業,至於其他時期,草根的努力,不過是韭菜…
所以當鐵星已經開始普及暖氣,家用電器,並且三種計算機,在產業上創造了百萬個崗位。
盎格魯有金融優勢,有先發科技積累優勢,凡爾具有軍事優勢,但底層積累被盤剝中,在購買體系中,獲取的一般等價物只能購買百分之十幾左右的實際財富(鋼鐵,糧食,能源)
鐵星即使是什麼都不做,也對老牌資本體系產生了巨大的衝擊力。這不是投入資金救市能夠解決的問題。而是老牌商壟變成了實質性惡龍。
而鐵星就是拿起這把屠龍器成立的,沾染了“龍血”,所以就遭到了這些惡龍們永恆的憤恨。
盎格魯和凡爾都沒有直接對鐵星動手。
開始慫恿第三國對鐵星進行了挑釁,
48年下半年,西羅爾上臺的新政府,在管絃樂器的鳴奏中先後接待了兩個老牌強國,隨後又外交回訪了這些國家,開始形成“正義”與“邪惡”認知的共識。
西羅爾在得到了大筆外部援助後,在軍事和地緣上開始大肆的反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