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這位將軍陡然鑽回去,而與此同時密集的炮擊再一次落下,這次下落砸的是後方五百米處的戰車。
一百五十毫米的榴彈炮打不穿帝國的戰車,但是能讓戰車外區域觀瞄系統出現問題。使得下一步帝國的陸地巡洋艦的火力反擊的精度下降。
亨利在縮回去後,感覺到這個炮擊很奇怪,這五發連射的炮彈,彈道並不是來自五個單位。
…鐵星的火炮現在走的是特色科技。…
此時鐵星這兒,歐爾看著自己的這臺壯碩的五十噸級別自行火炮,不由得讚歎這玩意實在是太牛了,太天才了。當然打完之後,就立刻讓這門火炮撤離。
當他部隊擴遍成了一個炮兵連的時候,結果發下來只有這麼一個自行火炮,讓他感覺到非常皺眉頭。就這一門炮,何以稱得上是一個炮兵連。
但是“傳閱設施”傳遞部分知識,以及上手操練後,這一門炮還真的抵得上一個炮兵連。
傳統的炮兵連隊,是五門炮,部署在各個陣地上,在炮兵指揮官的訊號指令上,同時集火對手。這需要炮兵指揮官吹口哨對五個點測繪且協調。
但是這高度自動化自行火炮玩出了“超高技術操作”,在預定極短時間內,分別是在75度,65度,55度,45度,35度,五個仰角依次開火,大仰角自然是高彈道軌跡,彈道飛行時間長,小仰角軌跡段飛行速度快,這樣炮口從上到下,一個個檔降落,就能連續發五次炮彈,然後這五發炮彈同時落在敵人陣地上。形成一次炮兵連的打擊。
而且沒有炮兵暴露在外,不用構建炮兵陣地,打完之後就立刻撤離,不怕反擊。這個方便程度堪比“吃完飯不用刷碗”。
(哦,這是二十一世紀後炮兵硬體技術進步,和一戰法國75小姐炮彈自動制退技術一樣,是炮兵發展的經典的里程碑。)
…恩馬打的是資訊化,數字化戰鬥,哪怕武備略有不足,但思想都是先進的…
到戰前鐵星軍已經完成了一條條道路上測繪,炮車只要聽到命令後,把炮兵開到前線預定方位,同時接受資訊指揮部傳送射擊諸元引數,
當然和背後科技含量非常高,這裡面涉及到非常資訊化和系統處理,例如大量炮兵測繪到前線目標時候,是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所有射擊諸元的運算。對計算機的設施要求非常高,哦,差分機是達不到這樣的算力。
在天空中,一個個暗影氣球,這些氣球展開了幽暗瞳孔透過聚焦注視著大地,內部的矽碳晶片,連線著恩馬意識鏈條。
恩馬透過倒影了異位面規則召喚,降低了晶片中粒子的隧穿干擾。正在自己所在的飛艇氣冷區內構建超算機艙,一條條光路在飛艇內氣囊中隔空折躍,形成了類似積體電路的系統。
恩馬所在飛艇氣囊中,現在是有“神經系統”存在的“活物”
衛鏗作為卡瑞特第一次來多遠位面,測算出了詭氣球的意識載體,其實是一氧化碳,甲烷,二氧化氮這類氣體。這就如同人類是水,蛋白質,脂肪構成一樣,這個世界的量子現象,能讓這些氣體構成生命組織。
“詭氣球”是混亂的,而恩馬構建的這空中偵察氣球是秩序的,
在未來數百年後,同樣的原理被世人熟知後,學校內學生們會根據“高純度光元件材料”為基礎,設計出“光腦”體系的。
…多元位面的變革戰爭中,會出現各種未來科技徵兆。…
鐵星的的輕量化(三十噸)炮車,在彎曲公路上,如同打地鼠一樣,來回在各個方位上發起炮擊,連續轟炸了足足二十分鐘後,重型單位開始衝鋒了。
四百噸的能量破壞者戰車,在戰場上展開了雷達面,對己方部隊放射出了一道道藍光,車體裝載三十噸液氮在短短二十分鐘內全部釋放完畢,隨著白色能量護盾(寒冰護盾)在山嶺巨人,以及前排“重步兵戰車”,“天空空中飛艇”身上全部套上。
“寒冰護罩”加了防禦。
恩馬的強擊光環,也就是觀瞄透視掛,加了攻擊力。
鐵星這支部隊現在上了最強的buff,壓在了帝國軍的正面前。
…炸藥在金屬上的震顫,轟塌了帝國的將軍的傲慢…
敏拉爾看著自己一直以來苦苦追尋的叛軍主力,比自己想象的規模多四倍的,出現在自己面前。顯然是被“驚喜”到了,並且“歡快”地呼喊著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