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出籠記> 16.13章(上) 一路向北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6.13章(上) 一路向北 (1 / 2)

火紋歷3228年,鐵星聯盟未來的大佬們此時還在帝國監獄中,討論如何構建帝國未來新架構,遠比這些元老們年齡還小得多的恩馬,已經在大城市的周邊朝著農,工,軍這一鐵三角模式開始發展。

在鄉村中,為了防止城市的徵兵隊伍前來徵兵,農青會開始直接幫助青壯躲避。

這種“躲避”不是消極的躲避,而是在帝國的人口數上進行“消失”簡而言之,就是做了帝國的黑戶。

這年頭,做黑戶,不需要當炮灰,也不需要為工廠主們觥籌交錯而負重前行。但是帝國內的各級官僚為什麼要配合青勞會呢?換句話來說,過去為什麼沒有地方組織這麼做呢?

因為在過去,沒有任何地方組織將“多餘人口發揮出超出帝國徵召”的價值,簡而言之,沒有經濟權。帝國內中層官僚,如果沒有收到好處,不會冒這個違背帝國上層意志的風險。

在帝國中層官僚這個階層上,當青勞會在下層給的好處,諸如“鹹鴨蛋”“粉絲”,封裝罐頭等節假日福利,要好過帝國上層給的微薄薪水以及配給制下越來越寡淡的糠麵包時,帝國中層官僚體系在登記本上,就會把下面本該落入徵兵範圍的一戶戶人口,定義為“逃荒”。是的,逃荒到青勞會的農場,工坊中了。

…帝國的老爺們看不到下面…

青勞會在這時候展現了競爭力:開始完成了糧食自給,以及出產衣物等重要輕工業物資。

同時由於怒拉特這類帝國軍方官僚的合作,青勞會開始武裝,在與鄉村同生態階層上的舊農場主競爭中產生了優勢。

做帝國“黑戶”,過去是大莊園的特權。

帝國的徵召體制一直是低效的,不是今天就“上下勾結”,下來的官僚們,早就是有選擇的執行。只不過,過去是繞過了舊農場主。現在輪到青勞會了。

所以恩馬對這種觸犯帝國法令的行為,描述“和尚(地方大戶)摸得,爺(青勞會)我摸不得?”

而現在這些大戶們開始被帝國官僚們重點徵召了,原因是青勞會舉報他們的私藏人口。

恩馬:“這事情不是我不夠意思,是這些大戶們先舉報青勞會。”

簡而言之,城市內的大官僚對中層下定了一系列徵召指標,在帝國的重壓下,鄉村一直是在“卷”,過去大戶卷死小戶。所有的徵兵全部分攤小戶上,以及“水稅”“化肥稅”也都淪落小戶,這些大戶們由於有“渠道”,都能免徵。而小戶破產後,就愈發保不住人口。

但現在青勞會跟著他們一起捲了,在有了小型挖掘機後,和沼氣池技術後,河塘淤泥和沼氣泥,填補了部分肥料空缺,而副食品等輕工業品,也打通了城市中氮肥肥料的渠道。現在反倒是青勞會有能力保護人丁。

當帝國徵兵部門上門時候,他們在過去競爭模式下,競爭不過了,心態失衡就直接玩下三濫了。

而就是在這個階段,青勞會和大戶們相互舉報的階段。

青勞會展現了自己被“強徵人口”比大戶被“抄家”要更嚴重的後果。

當帝國憲兵進入村子抓人時候,“鄉紳”(恩馬代號)帶著預備役部隊在路上阻礙了一下,然後整個帝國憲兵隊就耽誤了一段時間,這一耽擱,他們查抄的目標就帶著所有機器和物資逃走了。

…衛鏗:“我還正愁,怎麼讓老實巴交的青年拿起武裝呢,嘖嘖,壓迫是反抗的催化劑”…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