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出籠記> 10.25章 第二次北移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0.25章 第二次北移 (1 / 4)

時間回溯一下,來到160年末,統伐區。全球最先能突破牢籠的地方。此時工作重心,是在承接北方人類居住地,重構文明上。

從地圖上來看,漢中盆地距離關中盆地直線距離不過兩百公里,荊襄盆地和中原腹地也就隔著一百多公里。

而就是這繼續向北的這一條線,是中國地形圖上,第二階梯上著名的南北分界線秦嶺。(廣義劃分法。)

潘多拉歷161年十月,在秋冬交接早霜晌燥的時節,從漢中到襄陽,六百多公里的山脈上,燃起了的熊熊大火。這可能是人類歷史上都沒有記載過的超級大火。

10月4號,在氣象預報中確定該地氣壓和風速都滿足條件後,統伐區出動了六百架次的飛機,在多個地點投擲了燃燒彈。

在短短几個小時內,整個山嶺變成了煉獄。幾十萬平方公里上,都飄落著燃燒的灰塵帶。無數神通廣大生物群落節點生物們,都在火焰中痛苦的掙扎著自己觸手、節肢,哀嚎著,叢林中各種植物動物分泌的詭異氣味這時候都消失,取而代之的一片焦糊。

由於釋放的熱量之劇烈,當地表植物燃燒殆盡後,那些原本被淹沒厚厚泥沙層下,由大破滅前鋪設的柏油馬路,在熱量下冒出了呲呲火焰。大火後清理時候,能夠看到一條碳路痕跡。

這場大火將這大片的生態區域全部清空了,甚至蔓延到了統伐區域需要進入的關中盆地,以及中原地帶。

山火是恐怖的,從山體湧入山腳,哪怕是逆風也能緩緩推進,天空中掠過運輸機垂下來的“超氧化離子火炬”也能讓灰燼內部火焰重燃。

衛老爺坐在飛機上看“超氧化”燃燒,宛如回到了初中化學實驗中,將紅熱木炭放到了純氧中復燃的場景,哦,那玩意比鞭炮要好玩。而眼下的大地上這種場面要類似,但是要更大更燃。

當純氧放射開始時候,原本已經只剩下徐徐青煙的焦土上,頓時一整個上千米圓形範圍內,青煙消失,焦土上原本準備熄滅火星升騰,然後那些黑炭變成了一片片“橘紅燃炭”區。這規模是將燃燒滲透到了地下二十厘米!

~

25號隨著太泙洋而來的颱風逼退了副高,連日而來的大火產生了大量顆粒物又提供凝結物,一場大雨終於如同甘霖一樣降落下來。

此地群落生物們透過推搡土壤阻斷了燃燒帶。將大火遏制在幾條水系分界線上。試圖阻遏人類勢力推進。

統伐區並不是放完火就結束了,自此一戰,統伐軍成功完成三分之二的秦嶺控制,從漢水到荊襄,這一線朝著北線推進。

軍事力量的推進,可能只需要兩到三萬人就能掃平關中平原周圍的所有生物群落,並且提供抵抗力量。

但是,統伐區進入關中平原,也正式開始要和五色聯盟進行較量。

五色聯盟沿著黃河水系分佈,河西走廊,河套地區,太行山,都是五色聯盟核心範圍。

北方由於缺水,生態群落已經不是強勢了。關中平原上只有五個人類社會群居住地,過去他們是依附於五色聯盟。而現在有了新的選擇。

~

11月,當大火過後。

統伐區跨越了南方重重山脈,來到了這華夏文明早期發源地。

衛鏗對統伐區內自己的繼承人們說道:相當於進京趕考。自古以來,多少南朝試圖向北擴張,都止步於此地。

如果統伐區在進入後,卻沒法深入地在這裡落腳,那麼局面演變成為五代十國、南北朝的僵持局面的話,那是要成為歷史罪人。

統伐區現在的決策者都是歷史唯物主義者。絕不會承認什麼“天下龍氣”分兩半的。

衛鏗在系統中備註道:南北朝並立的歷史客觀原因是,地域文化差距巨大,雙方政權都無法統合這個矛盾,也沒有決心去從治理層面上解決。

尤其是南朝,由於中心遠離,很多政策粗暴地下達在北方推廣,引起了巨大的水土不服,最後只能依賴遙控北部軍閥勢力,維繫極弱的皇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