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出籠記> 11.41章 新人屬分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1.41章 新人屬分化 (1 / 5)

澳洲大陸是大破滅前保留科技度較高的勢力。並且比起德干高原上的勢力,合作態度也良好。不得不說,這些商人民族後裔有著審時度勢的能力。這一點比起印渡種姓文化浸染的德干城邦要好,印渡商業環境那可是,“看到你不舒服,他們就覺得賺了”。

能量傘中,儲存著大破滅前電子控制、核反應堆材料、超導科技、凝聚態物理等資料,以及科技事物。

這對目前已經有些偏科殖裝技術的主大陸文明們來說有價值。統伐區和星漢目前與德干那邊交流不到這些技術。而相對而言,統伐區的生物農業技術則是世界上其他重啟的倖存者基地極度需求的。

……

潘多拉時代重新興起的農業科技,與大破滅前以白頭鷹為代表的主流農業技術不同。

歐美糧食科技發展:在本國平原上,用一體化的灌溉收割技術、特定高產種子,在生產材料、人工等方面降低到最低。

燈塔在這一點上碾壓了全世界。依靠當時全球航道軍事控制權,商業傾銷主糧,豐年打壓各國糧產業,災年則是以此為戰略控制。

而東方農業科技發展重點,是儘可能地讓各種環境都能產出農產品,甭管世界糧食市場消費需求傾向於哪一種糧?先耐寒、耐旱、耐鹽鹼弄一套。

農業戰略,則是在全球各個國家租賃大量土地。例如在新西?那,租賃期是達到了誇張的上百年。

為此專門的為這些各色各樣氣候地帶,研究各種各樣耐旱、耐寒的農作物,再配套專門應對當地氣候的大棚保溫、保水等農業技術,保障該地區增產。

哪怕是沙特那兒的乾燥地帶,也給你整出來一套能夠在沙漠種的稻子。以及太陽能淡化海水,以及灌溉的體系。

對於亞非拉的小國來說,在歐美的糧食戰略進攻下,是難以保持自主。

這些小國內部糧食市場,在和平年代被外部衝過來收割。而糧食對外出口,又因為氣候條件不適合那些發達國家農業科技公司提供的種子,生產成本相對較高。

【拿歐美為自己土地研發種子,和歐美競爭糧食市場。那是最大的笑話!所以跟著歐美糧食戰略走,外匯賺不到,本國糧食也保障不了。】

仲國的國際糧食合作,則是能讓這些小國們有了一整套為當地氣候研發的種植體系。

這在和平時代,種植仲國市場所需要“牲畜飼料”,可以換得寶貴的外匯。在糧價過高的時候,則是立刻轉產小國所需要的糧食。

雖然灌溉系統、農業種植人才持續培養,還需要東方支援。但是隻要囤積好了農業裝置,以及保障好相關人才,能保十來年穩定了。

要知道,美帝可是十來年穩定都不會給你。每一任新選舉的大統領上臺後,燒個三把火,必須要殺一隻“雞”,保不準刀子就落在你頭上?而相對於航母出動,兵糧寸斷的成本效果更好。

對此近古時代,哪怕是治理能力只有封建部落的政體,軍方頭目都知道,想要長期把持權力中樞,糧食戰略是絕對不能賣給歐美列強資本。因為在亂局中,只要軍隊能吃得起糧,下臺的只是政壇上“民選總統”,腐敗的軍方雖然扶持政壇代理人失敗,卻倒不了臺。

糧食向來不是一個純市場問題,而是戰略問題。

……

此時潘多拉時代,全球航道還沒有開啟,統伐區在藍星上的“有機物生產”也秉持著近古時代東方策略。(這是衛鏗手把手教的,好萊塢電影裡面是完全沒有的。)

幾個月前,衛鏗先打掉大堡礁地區群落,就是先在東線構建穩定“有機物農場、生化電站”的綜合基地。

在和澳中的能量傘倖存者基地完成溝通後,衛鏗是調動了足夠多的泡麵,一批又一批乾淨的純淨水、糖塊、人造巧克力,打經濟牌。

至於封裝好的紅燒肉罐頭(這是食草類標準獸)、鹹魚罐頭。關於生物軀體上採集的食物,能量傘居民們出於這裡的宗教原因,都是不敢吃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