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4年8月25號,北氷洋的戰鬥結束,被後世普遍視為第四次寰宇大戰走向結束的標誌點。
神州作為星表末期最強大的工業勢力,成功將商私這顆腫瘤,從自己內部摘除出來,對整個世界文明吐出了工業時代最大的“一塊肉”——這塊肉包括東濱大量的科技生產線、管理人才,卻贏得了一個健健康康。
地球上其他強權勢力還在艱難地在矛盾中前行。“求利”與“顧民”是商私治理中難兩全的東西,“求利”有千種理由來保一保,而“顧民”的想法只能靠“幼稚”的善良。
此次大戰中,商私治理的工業勢力下限被地球文明認清了:這是在飢渴極端,一步步耗盡邊緣,甚至不惜將近水樓臺外的人命用得一乾二淨的兇惡趨勢!
~
停戰了,神州內部歡欣鼓舞。
夏土內的兆民感慨來之不易的和平,卻沒有如往日王朝時代那樣,對勝利進行誇耀吹捧。
高原方面的官方媒體彷彿是滄桑老者一樣,對這場“人禍”進行了中性的總結報道:
1.勝利是來自於這數十年來的汗水,無數人的犧牲流血。
2.全人類希望能重新和平。但守護和平,是需要各個地區文明立足於理性的長遠預備,以及全民進行監督。
這平凡無奇的敘述,彷彿是書法大家,平淡落墨後,形成的巍峨山河。
世界格局已經改變了。天罡能在地球上直接殲滅策動戰爭的富豪、世家、軍閥,這樣一種類似主世界近古的核威懾出現了。
這樣的戰略威懾,不是少數人手中的按鈕,而是來自於公平下的大團結。
~
當然,歷史是需要時間緩衝的,不願意分享公平,不願意真正平等團結,靠著添仇、加恨,來維繫統治的勢力仍然存在。
東正和大食聯盟在黑海、浬海地區的衝突仍然在繼續。
神州十年前遺留下來的基礎軍事工業武裝,正在被大食地區的人充分利用。
夸父裝甲,猛獁坦克,這些絲綢派系轉移帶出的軍事科技,在浬海地區與高加索方面的聯盟坦克,繼續零零星星的碰撞,這將是戰後世界島上持續不斷的傷疤。
~
2295年後,由於全球科技生產力進一步發展,浬海戰爭中,雙方都採用了千噸的裝甲。而個人的單兵系統就在這種履帶都有三四米寬、鋼輪兩個人那麼高的怪獸面前,非常脆弱。
超巨型載具攜帶的特斯拉反應爐,在上方的幾個區域散發的微波足以烤熟火雞,所以也不會有步兵配合作戰。簡而言之,科技水平高了,武器先進了,但是戰爭模式似乎還停留在第一次工業革命末期的陣地戰。
雙方留著鬍鬚的將領為了在該地區進行長久作戰,在接下來的數年內,修建了史無前例的坑道系統。
浬海低地,最新的坑道系統是三十五米寬、十八米深度,每隔一百米都會留有上坡和橫跨坑道的橋樑。
坑道寬敞足以供應龐大的戰車在坑道內前進。而坑道表面留有遮蔽的布匹,坑道周圍預留煙囪,將噴射塵土提供隱蔽,削弱空中打擊的效果。
這樣恢弘的陣地防禦系統在太空中也都可以見到。
而在時間上,如此恩怨流血,五十年不可能好轉。即使是好轉,數百年內也將老死不相往來。
~
而在伊甸亞,救世主在七個月後“復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