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圖蘭戰役擊潰東正聯邦中亞的軍團後,神州在國門西部,給東正的放血還在持續。
西神州的這種放血戰略並不是繼續攻城略地,而是搶佔了所有有利的高地。作為突出部威脅東正戰略要地,逼迫來攻,而己方防守。
這種消耗戰略對神州來說是有利的。
圖蘭戰役中, 東正方面一下子虧損大量力量,全盤都是青黃不接時候,不得不在最大的漏洞上進行添油戰術。
~
圖蘭高原北部,神州和東正開始了無止境的對峙,這個烈度是由神州控制。
因為神州在該地區的裝甲陸軍規模,出動空軍的架次, 以及動用的精確彈藥數量, 始終保持著東正方面的三倍以上, 必要時候則是十倍。
(玩遊戲都知道,三倍人口,同時有著攻防科技差距,打起來,可以極低損傷壓制。所以優勢方找對時間點壓過來,弱勢一方補多少兵,就會送掉多少兵。)
東正在這個戰略方向上,傷口一直是止不住。
東正領袖也騎虎難下,如果全盤撤退,後方就是喀山。再後方就是大片的工農業生產區,一旦毫無防守,被打擊後,那就是全盤崩潰。所以必須得填補。當然在填補過程中,必須把重心朝著西邊移動。
事實上,西神州在圖蘭戰役後, 就已經在規劃的長期戰略。高原區戰略家們順著老祖宗們經驗, 現在想逼著東正西遁, 就如當年匈奴、突厥。
東正的將軍們終於領會到了, 這是一場絕望的戰爭。對手的戰爭潛力巨大,科技具備優勢,而且在該地區掌握巨大的先發優勢,不斷在以1比4,甚至1比10的比例在交換。(這只是他們統計的交換,事實上神州載具管損能力,讓消耗達到了1比40。)
這只是裝備上的交換,人員損失的對比更是大到了無可估計。
~
前方的戰事如火如荼。神州西部在經濟上徹底迴歸西經聯狀態,甚至還進行了深化發展。
總工業治理委員會將大資料控制從商私方拿了回來。由於是靠著所有生產鏈條上的人員支援,這種拿回也將是永遠拿回來。
自此之後,在神州遍地都是刁民的情況下,不會再有所謂“商票神聖”概念來搞定所有生產鏈,那曾經忽悠初中生國民教育水平的概念,在今天將徹底掀過去。
是一場沒有流血的“格式化”,亦或是說,血已經在一百年前流過了。
在無產化的治理團隊真的準備幹掉所有佔用公器的資產者情況下,神州商私者不想成為改朝換代車輪下的殘渣,必須得自覺退出舞臺。
~
大肅查開始了,哦, 這並沒有粗暴的侮辱和消滅,而是一場平淡的界定。
所有成功的改革, 都不是限制大部分人的自由,而是限制某些大部分人利益相關活動中少部分人的獲利。
西神州在戰時大資料中監察每個人的經濟情況,凡是有股票,以及有繼承關係的親屬有用作市場交易的股票,全部取消其所在工廠、社會管理體系(單位)的決策權。
簡而言之,有股票就不能當領導了,甚至在所在部門中的投票權都取消了。
股票——就是工業時代資產交易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