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科幻靈異>出籠記> 8.21章 入崑崙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8.21章 入崑崙 (1 / 5)

“若木號”。

這艘浮空鉅艦浮在山巔上,地表的車隊在靠近後,不得不開啟了燈光。

天上被這麼大一塊人造物壓著,每個人都能感受到渺小感,希望快點進入崑崙內。

因為這麼一方黑壓壓的“天”塌下來,有山撐著。然而崑崙是如此,那麼在神都千萬民眾上空那方“天”呢?

~

這艘西經聯時代建造的超級鉅艦,與同時期神州其他浮空艦有著一樣“宏偉”的身型。

而第一代青龍鉅艦,缺點就是太大了。噸位超過20萬噸,目標明顯了,戰鬥效能卻沒有與之相匹配的價值。

這些早期的大戰艦,按照設計者的構想是:依靠重電磁裝甲和粒子炮可以扛住海量的戰術打擊。。

但實際上,如果該戰艦孤立切入陸地和海上戰場,百分百會被敵人空軍叢集和艦隊飽和攻擊。

在昇陽變節戰鬥時就很明顯了,碩大的青龍戰艦試圖從東海突破昇陽的艦隊封鎖,但是剛剛突破第一島鏈,就被大批的空軍攔截。

而在中南次大陸戰役中,若木號根本沒有參加作戰,直接在後方作為指揮通訊中樞。

~

寰宇大戰後,神州的軍事學家們在研究戰法時,也對這個“大雞肋”犯了難:這麼碩大的戰艦,如果配合地面裝甲部隊,亦或是海軍戰艦進行進攻呢?

對海軍來說,如此過於明顯的目標,會暴露海軍艦隊的方位。其次,大洋上,艦隊很大程度是要保持遠洋的機動能力。浮空戰艦在戰鬥中受損後,速度如果降低, 需要返回母港,海軍還必須分出大量的護衛艦送它回去。

而對陸軍來說, 短程彈道導彈、朱雀對地攻擊機就已經足夠了, 不勞駕“青龍大人”隨行。

~

所以戰後重新設計的青龍級戰艦, 在考慮其“戰鬥中靈活的空中指揮平臺作用”,浮空戰艦的噸位只有兩萬五千噸, 比起原版小一圈。火力和裝甲固然弱了一點,但是其光學隱身能力,以及對空軍基地的停泊要求剛剛好。

神州的將軍呼叫這些改進型的艦隊後, 可以打理出安全區,讓維修飛船靠上去維修。反觀第一代的鉅艦,只能返回後方大城市據點進行維修。

所以現在神州最早期的超級浮空鉅艦,只有四艘。其中青龍三艘,以及一艘若木。它們現在都具有極大象徵意義。

~

其實若木級也是最命運多舛。在西經聯時期, 主要是作為太空衛星發射平臺船, 而後在夏聯時期, 被白坤改成了空中航母。

當夏聯退場時, 復興的冠家一度想要拆掉這艘鉅艦, 但是激盪起神州西部“保艦運動”,一度作罷。

要知道,這艘戰艦可是西經聯時期, 神州西部人民的精神圖騰。整個神州西部就是在那時工業產值超過東部。

“若木級”雖然被免除了拆解,但是冠家不給錢維護,試圖迫使這艘戰艦快速走向封存。

然而趙落叱在接手涼州後, 在此事上充滿魄力,傾整個涼州所有軍費也要把這艘戰艦給保住了, 使其沒有退役。而趙落叱也藉助“保艦”一事, 徹底團結夏聯舊部的人心,坐穩了涼州總指揮官的職位。

而在46年後,冠家恢復了撥款後,這艘戰艦被更名成了“忠義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