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的發展,意味著要重新配套相關設施,這就意味著巨大的投入。而這也就往往成為未知科技樹的門檻。
主世界近古時代,從燃油車過渡到電力車,其鋰電、鈉電的發展到成熟,燒了幾萬億的資金。
而另一條技術線“氫能源”燒的錢不夠,始終就只能停留在技術階段。先發國家發展了幾十年的技術,成本居高不下。後發國家,那些拿著幾千萬專案資金研究的那些簡易入門技術,就是鋁鎂之類的輕金屬和水反應放出氫氣,被冠上“水變油”這個老梗,被網路嘲笑。
~
2274年衛鏗在繼續著手大地探測專案時,發現了介宏子在空間場中時間震盪效應的作用。。這種作用的應用方向是對大地進行監察。但是該項科技應用,與當下全球衛星監測佔據的傳統市場有著大量的重合。
介宏子,一種能擾動時間的粒子。在上個世紀的應用中,被這條時間線發現。隨後在戰爭中被暴力投資,研發出了超時空科技,以及“超能波”等一系列黑科技。
該種粒子有記錄物質時空的效用。
時間是一種狀態變化要素。這有“相對性”。
一個大城市和一處深山老林,顯然是大城市的狀態變化得更快,深山老林變化的速度較慢。
例如一頭老烏龜和一隻哈士奇,在都套上了一個布套、無法從外形判斷的情況下,進行連續性的拍照。在照片上,變動幅度較多的就是那傻狗。
而這樣的相對性,可以極為廣泛。
深層地下水與地表湖泊淡水的迴圈,有著顯著的快慢差異。
而現在,當衛鏗在進行地幔觀測的時候,這種相對性尤為明顯。
地幔的變化效應,比起地表實在是太慢了。以至於能形成一個顯著的背景板。
~
“相對現象”就形成一種特殊的觀測效果。
在當下,這種自然現象只能應用於少量特殊領域。而且就算技術發展順利,十年內觀測精度都是有問題的,至少螞蟻搬家這種動態是觀測不出來的。
但是,如果是人類交通線上的物質大規模流動——
隧道這種衛星無法觀測的地下設施!只要使用,隧道中來來回回的穿梭,就會在介宏子和地磁場背景痕跡中留下動態。
~
2274年3月3日,羅布泊的第五號實驗室,對崑崙地下進行了一次長達一個月的照射實驗。
這次拍照總體來說還很原始,但是崑崙山脈內的所有主幹道全部拍攝清楚了,甚至能看到一些核心區域較為熾熱的管道紋路。
這些熾熱的區域屬於熱聚變發電站,管道系統是水迴圈系統, 這在這次拍攝中一清二楚。
這些都是裂變發生器隱藏下的高度敏感軍事目標。
這一套拍攝下來, 崑崙地下的永久性工事全都暴露了。
~
四月份拍攝結束, 衛鏗剛剛完成這次實驗,正思考著如何寫報告,讓上面打錢。